2025-10-03 10:02
麗寶新藥於9月底受邀赴日進行專題演講,分享公司核心開發中藥物 LIB-101(rIL-12)在治療「急性輻射症候群」上的突破性成果。在恆河猴的實驗中證實,只需單次低劑量皮下注射即可在無需額外輸血或抗生素支持下顯著提高致命輻射曝露後之存活率,並恢復紅血球、白血球與血小板的多重造血功能。該成效獲得日本長谷川有史博士的高度肯定,替未來台日雙方合作,奠下良好基礎。
2025-10-02 19:40
大腸癌近年呈年輕化趨勢,國內公費篩檢年齡今年已下修至45歲,但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最新研究指出,若將篩檢年齡再提前至40歲,不僅能讓大腸癌發生率下降21%至25%,死亡率更可降低34%至39%。不過,隨之而來的檢測需求恐超出醫療量能,學者建議透過「糞便潛血濃度導向」的精準篩檢策略,將資源集中於高風險族群,以減少過度診療並節省醫療資源。
2025-10-02 14:36
國衛院團隊分析,2020至2022年間34個國家的防疫表現與「超額死亡」之間的關係,發現疫情初期政府果斷採取嚴格防控措施,能帶來長期益處,有效降低傳播與死亡,亦指出,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在疫情期間往往是被忽視的族群,若常規醫療服務受到影響,將可能增加死亡風險。
2025-10-02 11:20
英國自由民主黨(Liberal Democrats) 日前在英國西南部伯恩茅斯(Bournemouth)舉辦2025年大會,並首度邀請民進黨以姊妹政黨身分與會,民進黨國際部主任陳文昊代表出席,以「捍衛自由主義:打擊威權與政治極端主義的國際視角」為題發表演說,他還透露,民進黨秘書長徐國勇上任後即要求「222法則」,簡要快速回應新聞事件,多位與會議員都非常感興趣,認為值得借鏡。
2025-09-29 13:59
中國今年中秋與「十一」假期共8天,官方預計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將達23.6億人次,而人群流動與戶外活動增加,加上蚊子活躍的天氣條件,恐增加屈公病(中國稱基孔肯雅熱)傳播擴散風險。中國廣東省過去一週新增3153例,其中江門就佔2927例。
2025-09-26 15:35
疾管署今(26)日表示,秋冬期間為流感、新冠等呼吸道傳染病好發季節,因應樺加沙颱風造成花蓮縣光復鄉災情嚴重,為降低災後疫情對居民及救災人員健康之衝擊,今宣布10月1日開打之公費流感及新冠疫苗接種對象,擴大納入光復鄉全體居民、衛生所工作人員及救災人員,預估約1.2萬人;同時將撥補足額公費疫苗提供花蓮縣衛生局運用,以守護受災地區健康。
2025-09-25 19:53
花蓮縣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的溢流,讓光復鄉瞬間陷入災難。道路沖毀、橋樑受損,更有數百名鄉親流離失所,不得不擠進收容所避難。對許多長者、慢性病患者而言,擁擠的環境不僅帶來不便,更隱藏了傳染病風險。對此,衛福部長石崇良迅速啟動多項救援措施。
2025-09-24 18:42
疾管署今(24)日共同舉辦「都治計畫20週年績優關懷員表揚典禮」,直得注意的是,其中一名得獎者是花蓮縣光復鄉衛生所績優關懷員楊建盛,然而因受風災影響,楊建盛未能親自出席,由其子楊爵代為領獎。
2025-09-22 16:13
中國公民記者張展二度被控「尋釁滋事罪」,上週五(9/19)再遭判刑4年。她過去也曾因同一罪行遭判刑4年,原因是在新冠疫情(Covid-19)爆發初期前往武漢,發布當地第一手報導,如今則是因為聲援另一名維權人士而再陷囹圄。
2025-09-21 11:19
今天(9/21)是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冥誕,總統賴清德上午出席「國立政治大學安倍晉三研究中心」成立大會致詞表示,安倍晉三是日本傑出的政治家,安倍的離世,是全世界的損失,他要求教育部鼎力支持,同時要求政治大學對安倍研究不能落後日本,並特別提及安倍晉三推動印太戰略,「面對中國武力的擴張,今天沒有看到炮火,能夠享受寧靜和平,這要歸功於安倍前首相的高瞻遠矚。」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