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4 12:30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環委員會將於明(25)日邀請環境部與衛福部,就PM0.1(超細懸浮微粒)管控進行專題報告並接受質詢。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創會理事長葉光芃今(24)日指出,空氣污染與多種疾病密切相關,不僅是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誘因之一,更是《刺胳針》(Lancet)報告列出的14項失智症危險因子之一,呼籲政府儘速增設交通熱區的空污監測站。
2025-06-16 11:49
衛生福利部今(6/16)公布「113年國人十大死因」,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與肺炎仍居前三名,新冠肺炎則正式移出十大死因,但值得注意的是,「蓄意自我傷害(自殺)」共4062人死亡,不僅是多年來首度重返前10名,每十萬人口就有17.4人自殺死亡,尤其45歲至64歲區間最多,有1405人。
2025-02-18 12:35
臺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長者跌倒問題更顯重要,不僅導致骨折、行動受限,更可能引發長期失能或死亡。成大醫院高齡醫學部主治醫師張家銘今(2/18)指出,肌力衰退隨年齡增長而加速,且受活動量減少影響,70歲以上長者每十年肌力流失僅剩6成,若臥床一週再衰退10%,大幅提高跌倒風險。
2024-10-19 10:29
內政部今(19)日公布「112年特定死因除外簡易生命表」顯示,112年國人一般平均壽命為80.23歲,如排除國內十大死因前3位的惡性腫瘤、心臟疾病及肺炎,平均壽命將可分別提高3.46歲、1.42歲及0.94歲,亦即惡性腫瘤對平均壽命的影響最為明顯。
2024-07-09 12:10
據衛福部統計調查顯示,跌倒是65歲以上長者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的第2位!骨科醫師今(7/9)日分享,一名83歲的蘇阿嬤因下背疼痛無法正常走路,家屬帶她就醫檢查後,發現腰椎第二節有明顯壓迫性骨折,經詢問知道跌倒不敢講,因為怕被家人罵,最終透過微創手術,不僅消除疼痛也恢復以往的行走能力。
2024-06-24 08:15
電動滑板車等微型個人行動器具,當作通勤通學的最後一哩路,日本、韓國行,台灣行嗎?反對民眾最擔心的是「安全」,憂心的不是駕駛人的安全,而是缺乏永續都市交通計畫,在基礎設施不足下,排擠威脅的是更弱勢的行人。
2024-06-22 16:28
台鐵229次列車昨天在花蓮和仁段西正線撞上土石流,造成列車出軌,司機和乘客等9人受傷,患者後續已分別被送往門諾和慈濟醫院救治,所幸皆無生命危險。一名剛從東華大學畢業的柯姓學生當時也在車上,他貼出自己滿腳都是泥巴的照片,苦笑表示這是自己「走火車山洞初體驗」,並表示許多乘客都十分感激司機員即時剎車,在他送醫時紛紛道謝。
2024-06-18 13:10
衛福部昨天公布去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癌症連續42年蟬聯10大死因榜首,平均每9分53秒就有1人因癌症死亡,較前年撥快14秒。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蘇一峰今(6/18)指出,十大死因中,有四大死因與呼吸道疾病有關,直言「呼吸道疾病儼然已成為台灣的新國病」,認為空氣污染是首當其衝要解決的問題。
2024-06-17 10:00
衛福部今(6/17)日公布2023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與肺炎暫居前三名,與前年相比,癌症及心臟疾病續居第二名,癌症連續42年蟬聯10大死因榜首,新冠則從原本的第三名降到第六名,肺炎、腦血管疾病及糖尿病則是恢復至疫情前排名。
2024-05-31 10:53
只要照顧者多加留意,大部分的孩子都能健康長大。衛福部國健署近日發布最新6歲以下兒童死亡原因回溯分析結果報告,發現111年至112年「高度可預防性」案件佔總體35%,其中,排行第一的事故傷害又以兒虐最多,第二名則是猝死相關。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