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8 00:05
《我們與惡的距離II》日前播出完結篇,第1季主角吳慷仁飾演的律師「王赦」也在最終回登場為劉子銓飾演的「胡冠駿」辯護,劉子銓昨(7╱7)與爸爸劉亮佐、繼母趙小僑出席台灣癌症基金會「健康特務行動」癌症篩檢活動時透露上次與吳慷仁見面竟是14年前,吳慷仁興奮地一直想找他聊天,但他因戲份情緒較重,以「你先讓我進入狀態」婉拒。
2025-07-06 07:00
在數位科技普及的今天,人手一機已是常態,網路早已深深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然而,對兒童、青少年來說若使用失衡,不僅會影響作息與學業,甚至可能發展為「網路或遊戲成癮」。這類狀況常被長輩簡化為「只是愛玩」,卻忽略了背後可能潛藏的心理困難。醫師提醒,成癮行為往往與情緒低落、人際挫折、學業壓力或家庭緊張等現實困境有關。若能及早發現問題,並尋求專業協助,將有助於孩子重新建立健康的生活節奏與自我掌控力。
2025-06-21 10:32
一家鮮為人知的香港生技公司Regencell Bioscience Holdings(美股代碼RGC),股價自年初以來飆升近48,630%,市值一度衝破386億美元(約新台幣1.13兆元),超車包括AI伺服器龍頭美超微(Supermicro)等知名企業,引發市場譁然。
2025-04-30 15:53
國教行動聯盟今(4/30)開記者會,呼籲兒少精神疾病正名為「神經多樣性」,以減少標籤化及污名,並盼就醫率提升,獲朝野立委出席支持。
2025-04-25 16:04
孩子不是不聽話,而是需要更多理解與幫助。根據統計,家內受虐兒中近兩成有過動或發展遲緩等特殊需求,卻常因行為被誤解而成為體罰對象。衛福部提醒家長,只要盡早發現,並善用療育與社福資源,別讓孩子困在症狀中,未來的發展也能跟一般孩子一樣。
2025-04-08 21:01
研究人員指出,一項大型新研究進一步強化現有證據,指出妊娠期間患有糖尿病,與兒童罹患自閉症等腦部及神經系統問題的風險增加有關。
2024-12-01 08:32
英國《衛報》近日向讀者介紹日本著名「葉雕」藝術家Lito(リト),稱他雕於葉子上的作品精巧複雜又饒富童趣。Lito官網介紹他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自學雕葉技巧,在長時間專注完成作品中得到平靜與滿足,接受本報採訪時,他也介紹自己特別滿意的幾件作品,包括《航海王》場景、復刻《富嶽三十六景》,以及過斑馬線的斑馬。
2024-11-22 21:48
第六屆「高通台灣創新競賽」(QITC)優勝名單。本屆優勝隊伍由採用邊緣AI創新打造自主餐飲解決方案的Yo-Kai Express(優豈)奪得;第二名為在智慧醫療領域的Coherence Biotech(擴核生醫科技);第三名則為透過AI將認知行為療法遊戲化的MangaX Technology(漫話科技)。這三支隊伍也分別獲得12萬5千美元、10萬美元與7萬5千美元的高額獎金。
2024-08-23 17:39
美國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DNC),4天的議程在賀錦麗週四(08/22)正式接受提名為總統候選人的演說達到高潮,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整理本屆全代會的看點。
2024-08-23 13:42
美國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華茲週三(8/21)發表獲提名演說時,台下17歲的兒子格斯感動大喊「那是我爸!」父子情深的畫面感動許多網友。不過也有毒舌的川普支持者嘲笑有學習障礙和過動症的格斯「詭異」,笑華茲養出一個「軟男」。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