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翻轉記】百人拍片、千名作家相挺!影視藝文「破天荒」組最強空中戰隊

2025-05-18 05:00
大罷免風潮席捲全台,藝文界也罕見地動起來,因著藍委陳玉珍大砍預算時嗆影視界「丟掉要飯的碗」犯眾怒,導演楊力州開第一槍發起Taiwan Action公民罷免影片計畫,文化界隨後跟上,作家朱宥勳、楊双子發動「台灣文學作家連署聲明」獲破千人參與,「筆桿接力,罷免到底」更破300篇來稿。藝文界何以成為這場罷免潮的另類空戰部隊?《太報》特別專訪Taiwan Action第10部作品導演朱詩倩與朱宥勳,一揭藝文界在這場公民運動的心路歷程。

影視大動員 金鐘金馬得主無償拍片相挺

「小棣老師加入,我覺得好榮幸,每部片廣告規格都是百萬元以上,每個導演都吸收非常多成本,我們付的只是授權費,製作費真的負擔不起。」朱詩倩語帶感激地說,導演們無償加入老公楊力州發起的Taiwan Action,代表創作人對於政治參與感很高,「影像加速了公民力量,我想我們突然都變成了空戰部隊。」

朱詩倩與楊力州夫妻檔是影視圈知名的神鵰俠侶,Taiwan Action第一階段陸續推出12支短片,夫妻倆同樣是最佳拍檔,朱詩倩和親弟弟、導演朱詩鈺,就包辦執導3部影像,楊力州負責第4號短片《他們愛的不是你》,也得同步忙著和多位導演個別開會、接洽串聯。

罷免影片發起人楊力州展現影視界團結行動力。Taiwan Action影片計畫提供


二階連署開跑後,廣告導演盧建彰「倒垃圾篇」打頭陣,影片提醒民眾,如果家裡門前有垃圾,不是整天埋怨,而是付諸行動清理門戶。導演易智言、王小棣、沈可尚、黃信堯、陳文斌、葉天倫等人也陸續接力,各劇組加總超過百人參與,總流量已接近百萬次,堪稱是史無前例的自發性影視行動。



朱詩倩強調,所有導演都是無償拍攝支持,拍片複雜度高,考量部分影視工作者手上還有商業片進行中,或有工作人員擔心人身安全,Taiwan Action必須保密大部分參與者身分,「所以不是一般拍攝這麼簡單,還涉及律師法務、影像版權,第一部影片有兒童入鏡,也去申請了童工證,我們都用放大鏡檢視自己。」

《孽子》、《孤戀花》、《愛殺17》、《植劇場-天黑請閉眼》等多部膾炙人口的推手陳世杰臉書指出,為三階投票衝刺的影片已開拍,3、40位工作人員無償加入,連器材費、車馬費都婉拒,該部市價約兩百萬的MV,他與監製自掏腰包兩萬多元搞定。

然而,網友抹黑沒有間斷,葉天倫紀錄一群汐止媽媽們,以小小的身軀扛起沉重背包,沿路徒步派發罷免文宣,並質疑藍委廖先翔自己也住汐止,為何提案刪除汐止白匏湖社宅興建計畫?影片社群分享後,有網友質疑導演拿納稅人的錢拍片,釣出葉天倫親自闢謠,留言影片是自己出資找工作人員拍攝。

揮別歲月靜好 朱詩倩匿名參與罷免志工

「我不覺得陳玉珍看過我們的作品,她大刀一揮刪掉幾十億元、把我們形容成要飯的,一個導演養成有多麼不容易?她到底對我們的認識有多少?一句話就犯眾怒,對文化人非常踐踏!為什麼會選出這樣的人審查預算? 她也不是把關,而是在癱瘓台灣創作能量。」一字一句鏗鏘有力,語調柔中帶剛,朱詩倩堅定表達影視界無法接受陳玉珍「要飯說」所帶來的汙名與羞辱。

Taiwan Action第10號作品「台灣女人篇」為朱詩倩執導,呈現新店罷團志工如何被路人咆哮恐嚇、巴頭、搶手機、撕毀連署書,以及罷團志工琪琪脫下口罩的過程,影片吸引8.5萬次流量,網友留言看了都想哭。其實親身目睹過程、第一個流下淚來的就是朱詩倩,她還原琪琪脫口罩沒有任何排練,「我們都不知道她會這麼勇敢,當下我眼淚就掉下來了。」

「這裡這麼危險、這麼藍,我連去市場送罷免連署書,都看到有人放鞭炮嚇志工!」朱詩倩與楊力州的工作室、住家都在新店,她直言難以想像琪琪以真面目示眾「之後怎麼在新店活?」她對罷區恐懼其來有自,年初陳玉珍一度提案刪除公視23億元預算,楊力州臉書發文質疑並號召影視工作者拍攝罷免影片,兩人一來一往筆戰,引發網友留言恐嚇「送楊力州小孩去X X」。

導演朱詩倩表示自己也是女性政治覺醒的一員。Taiwan Action影片計畫提供


「政治好吵!」朱詩倩說自己長年政治冷感,在深藍家庭中長大,潛移默化地和媽媽一樣,只要飯桌上談到政治,女性就會自然噤聲。「女生都被灌輸只要顧家就好了,反正爸爸投什麼黨,媽媽、小孩就投什麼黨,家庭和諧最重要。」直到恐嚇事件發生,朱詩倩驚覺政治根本就和日常生活緊扣,「我們被中共滲透太久了,這些立委到底在幹嘛?我身為新店人也非常驚訝,原來我們被黑道把持這麼久,這裡的讀書人在幹嘛?」

於是,朱詩倩不只拍片,還捲起衣袖默默前往新店罷團總部擔任志工,「但我都戴口罩,只有琪琪跟主任知道我是誰,我也盡量不把名字寫入排班表。」朱詩倩細膩觀察到,志工團的女性們,有人擅長美術設計,有人擅長街頭與民眾近距離面對,「這次女性力量這麼驚人,是因為我們都悶太久了,長期漠不關心,或者被刻意塑造成不用關心國家大事,女生只要把家庭照顧好就好。」

「我們不是來這裡交朋友的,是公民在保護自己的國家,希望中共不要再透過國民黨,伸手進台灣國會,這事情非常危急,所以我才覺得,我不能夠還在歲月靜好。」朱詩倩一早到政大兼課,中午繼續工作,傍晚要照顧兩個小孩,直至晚上9點,才能抽空接受電訪;她笑說,這是人生頭一遭面對記者話匣子關不起來,直到晚間10點多,她才想起自己還餓著肚子沒吃晚餐。

朱宥勳楊双子發起筆桿接力 藝文界用書寫掀罷免漣漪

用一支筆桿,也能創造出斜槓效果,為大罷免潮掀起漣漪。1988年次的朱宥勳與1984年次的美國國家圖書學獎得主楊双子,都屬七年級生,他們為藝文界跨出行動號召的第一步,串聯老中青三代作者連署支持大罷免,並鼓勵無論是專職作家或是一般民眾皆能參與「筆桿接力,罷免到底」,以寫作留下時代印記。

對不少文人來說,與政治井水不犯河水,保留界線可明哲保身,但對朱宥勳來說,回望318太陽花學運,文化界儘管有零星聲援,卻沒留下集體創作紀錄,是一個缺憾,而當時的他也還在服兵役,頂多休假期間前往現場圍觀、靜坐。

「再來就是受到影視界的啟發。」朱宥勳說,Taiwan Action發難後,作家們也覺得文學界應該做點什麼,而且文學創作相較拍片成本低、速度快,「特別是新詩,詩集很難賣得動,但在這種場合,動筆最快,也許10行、20行,半小時就寫出來,不需要弄得很複雜,一個想法就可以完成了!」

沒想到,活動發起後沒多久,陸續收到超過300篇來稿;他觀察到,透過每週的接力創作,主題也隨事件演進而變化,「從一開始對罷免行動的主軸描寫,到後來圍繞『國有器官』、『罷團志工觀察』,這些變化清楚地反映出社會情緒的流動與集體記憶的生成。」文字,對朱宥勳而言,是最貼近當下、也最能保留「時光結晶」的媒介。

作家朱宥勳大量收錄筆桿接力300篇以上投稿文章,為時代留下公民運動見證。朱宥勳提供


朱宥勳舉例,詩作《麻雀雖小》以簡潔的雙關語表達對「國有器官移植」的驚悚隱喻,在社群平台上累積逾百萬次觀看,成為討論熱點;而BL(男男戀)小說家李靡靡則以志工與警察之間的虛構戀情創作《職業操守》。

「為什麼叫職業操守?因為警察不可以去查志工身分,就算暗戀對方也不能去查,我覺得非常有意思,讀者就可以透過故事發展,得知罷團原來是這樣運作。」朱宥勳指出更巧合的是,「投稿不久後,基隆市民政處就出大事,那就是沒有『職業操守』!」

「不只是政治運動還是文化運動」 收文速度以「天」為單位

作家黃崇凱則書寫母親作為本土派的生命歷程,黃崇凱早年受已逝作家李敖影響,政治立場與母親相左,但時至今日,看見兩岸政治情勢演變,台灣不斷受到中共打壓,他決定代替去世的母親,簽下罷免連署書。「我作為黃崇凱好友十多年,我這一刻才知道這件事。」朱宥勳認為,筆桿接力行動不只書寫對政治的見解,也是抒發私密情感的感性載體。

參與筆桿接力的藝文界知名人士還有鴻鴻、李屏瑤、林立青、吳子雲(藤井樹),音樂人馬世芳,就連已經拍罷免影片的廣告導演盧建彰,也寫了一首新詩投稿。朱宥勳表示,他收錄文章的速度是以「天」為單位,是文藝界罕見因政治效應產生的爆發力,朱宥勳半開玩笑地形容藝文圈「人很少、票不多,也很窮,但我們的特色就是『我們很吵 』!」

「每個人都可以PO文罵政客,但創作者可以給讀者全新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朱宥勳舉例,他的太太謝宜安專門研究台灣鬼故事與校園文化,這回她也投稿一篇小說《可惜我不是你們這區的》,以「死亡連署」為奇想,主角是一位已逝的228政治受難者,遊走陰陽界之間,趁全台大罷免潮,偷偷將連署書塞給了罷團,造成志工巨大困擾,因為罷團找不到究竟這張連署書是從哪裡來的,格式也完全不對。「這是一個鬼故事喔!」朱宥勳說,筆桿接力到底運動,是很多創作者頭一遭用書寫的方式處理政治,他們給了讀者新的世界觀,與看待社會的方式,「所以這不只是政治運動,還是一場文化運動,讓作家練習與讀者溝通。」

沒有審查、來者不拒 未來目標集結成冊留歷史紀錄

至於,面對中共進逼威脅,是否也會擔心文化界失去自由的空氣與隨心所欲的舞台?朱宥勳以BL小說創作為例,在中國的言論審查制度下,2024年50位對岸網路作家因在台灣網路平台「海棠文學城」寫作男男情慾作品,遭跨省逮捕、判刑,最重者遭判5年,「這比部分的中國強姦犯還判得重!」

日前國民黨立委也對公視製播的《聽海湧》砲聲隆隆,批評篡改歷史,成為刪除公視預算的理由之一。朱宥勳批評,國民黨操作預算的思維仍停留在戒嚴時代邏輯,「民主國家是什麼創作都可以進行,至於喜不喜歡是另一回事,可是國民黨的作法是,我不喜歡這個題材就刪你預算,更別說如果國民黨有行政權,那就更像戒嚴了!」

「筆桿接力,罷免到底」文章持續收錄至7月31日。朱宥勳強調,沒有審查、來者不拒,如果行有餘力,未來目標集結成冊,一旦有機會被國家圖書館典藏,就是突破歷史紀錄;雖然近代抗日、抗白色恐怖等公民反抗,也有作家以文字留下記憶,「但側錄性質,沒有網路即時來得快。」

文化部佔總預算不到1%,文化圈卻遭遇藍委不成比例的攻擊,影視、文字工作者一旦分進合擊,也能使出槓桿效應,掀起意想不到的政治漣漪,更為大罷免運動添柴火。

游騰傑

【大罷免翻轉記】從怕查水表到上街吶喊!2關鍵助轉折 反傅民意一舉噴發

從「石來運轉」廣場的一聲吶喊,到3.2萬份罷免連署書的送出,花蓮人正寫下歷史性的反抗篇章。面對傅崐萁盤根錯節的政治體系,一群沒有政黨背景的志工、老師與媽媽選擇挺身而出,揭開沉默花蓮的公民覺醒。

黃怡菁

【大罷免翻轉記】愈怕愈堅定!苗栗第一人扛住「黑」壓...癌腫瘤卻也悄悄長大

罷免35席藍委二階連署倒數時刻,幾個傳說中的艱困選區暴力恐嚇事件頻傳。其中深藍指標區永和,公認是「志工被嗆頻率高」的選區;而同樣是深藍鐵票區新店,反罷免民眾常對志工咆哮甚至動手,被戲稱「志工被打最多」的地方;山城苗栗,藍衣人拿球棒砸罷免宣傳車,連署的友善店家門前還被燒胎製造騷亂。

吳尚軒

【大罷免翻轉記】凌晨1點開會、6點起床顧孩 台中新手媽踏上「不流血的戰場」

大罷免延燒全台,原來是設計師的Connie在對中國的恐懼下挺身而出,號召罷免立委楊瓊瓔,儘管有另一半的支持,她仍得邊照顧孩子邊撐起罷免團隊,面對對手扎根30年的地方勢力、反對者的當面謾罵甚至肢體碰觸,以及熬夜到凌晨又要早起的作息,幾乎天天蠟燭兩頭燒,最終他們交出了2萬6000多份二階連署書,面對緊接而來的補件延長賽,她雖連嘆3聲「很累」但不害怕,喘口氣,還是繼續為愛撐下去。

吳尚軒

【大罷免翻轉記】無大台、紛爭不斷 菜鳥罷團靠這招撼動盧媽3子

從捷運事故到氣爆意外,台中市民的不滿在大罷免浪潮裡,直衝盧秀燕3名子弟兵,來自四面八方的「小白」志工紛紛組成罷免團隊,為家園出一口氣;然而,民怨要轉換成連署書困難重重,幅員遼闊、人手短缺又缺乏曝光下,每一次突圍策略卻又在內部屢屢引來質疑、矛盾,對外還有反對民眾的嗆聲、肢體衝突,針對廖偉翔、黃健豪、羅廷瑋總計14.6萬份的連署書背後,又有多少成長血淚?

黃怡菁

【大罷免翻轉記】溫柔堅定本土魂!雙寶媽、菜籃族勇站第一線 用「女力護國」

長年以來女性被框架於家庭、照顧與工作場域,優先被迫處理柴米油鹽,公共事務擺在其次,易被視為「政治冷漠」群體,但這回全台35席藍委大罷免,站在前線的女性高達8成以上,為何這場行動多為女性主導?跟著《太報》走入第一線觀察。

吳尚軒

【大罷免翻轉記】立委銷聲、民眾閃躲 桃園義勇軍如何「捲贏」隱形之戰?

大罷免運動風起雲湧,桃園罷免呂玉玲、邱若華行動卻面對特殊考驗,立委行事低調下,許多選民認不得,罷團難以催票,但在地勢力的壓力依然存在,民眾不敢簽連署,甚至以死相逼要撤回連署,面對這場立委如隱形,民眾也怕被看見的隱形之戰,熱血公民組成的義勇軍要如何勝出?

顧爾德

顧爾德專欄:大罷免,台灣公民運動奇蹟

大罷免第二階段除了少數還在進行連署,大罷免36案有30件達到連署門檻順利送件,雖然其中可能有少數幾件最終無法通過查核而被剔除,但這種成果已遠遠超乎罷免起動之初的預期。更重要的是,這場大罷免運動在台灣公民運動發展史上也是前所未見的重要一頁。

黃怡菁

【大罷免翻轉記】百人拍片、千名作家相挺!影視藝文「破天荒」組最強空中戰隊

大罷免風潮席捲全台,藝文界也罕見地動起來,因著藍委陳玉珍嗆影視界「丟掉要飯的碗」犯眾怒,導演楊力州開第一槍發起Taiwan Action公民罷免影片計畫,文化界隨後跟上,作家朱宥勳、楊双子發動「台灣文學作家連署聲明」獲破千人參與,「筆桿接力,罷免到底」更破300篇來稿。藝文界何以成為這場罷免潮的另類空戰部隊?《太報》特別專訪Taiwan Action第10部作品導演朱詩倩與朱宥勳,一揭藝文界在這場公民運動的心路歷程。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