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翻轉記】立委銷聲、民眾閃躲 桃園義勇軍如何「捲贏」隱形之戰?

2025-05-17 05:00
大罷免運動風起雲湧,桃園罷免呂玉玲、邱若華行動卻面對特殊考驗,立委行事低調下,許多選民認不得,罷團難以催票,但在地勢力的壓力依然存在,民眾不敢簽連署,甚至以死相逼要撤回連署,面對這場立委如隱形,民眾也怕被看見的隱形之戰,熱血公民組成的義勇軍要如何勝出?

W小姐還記得,說服得動家人簽罷免,是上次連假回家時,印好連署書塞到父母面前,雖然他們願意簽署,然而,「妳不要跟別人說。」「不要被別人看到!」叨唸不斷,她只得等回台北時,再將連署書寄給罷免團隊。

罷免呂玉玲連署書+2。而最初發起行動的志工張先生回顧,他們不少連署都是在類似的情況下簽署,「很多人都怕被看到,只能簽完再寄給我們,或我們去收。」

不滿藍白立院黨團推動多項爭議法案及預算刪凍,公民團體發起全台大罷免反制,而在桃園有2個艱困選區,分別是罷免呂玉玲的第五選區,及罷免邱若華的第六選區,不但到今年(2025)1月左右團隊才成立,更面臨特殊情況:不想被關注的立委低調如隱身,害怕被看到的人民暗中連署,這場都會邊陲的隱形之戰,到底是如何進行?


桃園的罷免連署中,有幾區的狀況特別艱辛。吳尚軒攝


立委施展隱身術 選民不熟:她是誰啊?

台北市的街頭總是熙來攘往,假日的街邊攤位旁,罷免志工高喊著「罷免找我。」「全國35區連署都收!」

生在平鎮,長年在雙北求學與就業的F先生走上前,被志工問:「先生是哪一區的呢?」他回答:「平鎮。」志工想了片刻說,桃園第五選區,「是呂玉玲。」F心中只有一個反應:「她是誰啊?」

第五選區包含平鎮、龍潭,歷來選舉從未藍天變綠地,呂玉玲也已連任4屆立委。F先生坦言,自己雖然從太陽花學運開始就對政治有所關注,但對沒有特別注意政黨、地方政治的人來說,像呂玉玲這樣的立委,實在未必會被記住,「可能快選舉時才會想起來,之後又忘記了。」

罷團志工發現,許多選民不太知道呂玉玲是誰。資料照,廖瑞祥攝


涵蓋大溪、八德、復興及中壢12里的第六選區也是類似情況。協助擺攤的志工Ashley便分享,她前一天遇到一位桃園的民眾,不太清楚自己的選區立委是誰,她說是邱若華,結果民眾愣了兩秒,「她都會送水給我們教會欸,算了我還是不要簽。」

「剛剛提到的邱若華,你可能問10個人,10個人都說我不知道她是誰。」昔日罷韓團隊成員,如今組成南霸天團隊協助各地罷免,成員Kevin這幾個月來特別協防桃園,他指出,呂玉玲也是類似狀況,不同於徐巧芯、傅崐萁這些全國知名的委員,她們在罷免開跑後採取低調策略、冷回應,「因為立委其實很好躲,他又不是市長,他只要低調躲起來就好啦。」

里長盯場、查水表盛傳 民眾怕到「以死相逼」撤連署

然而委員隱身,不代表罷免團體就沒有考驗,無形的阻礙同樣在背後運作。

「一起下架不適任立委,一支筆就可守護台灣!」4月的某個下午,立委沈伯洋特地來到平鎮,跟著當地市議員走進黃昏市場掃街,隨行團隊讓熱鬧的市場更加熱鬧,也有支持民眾搶著合照,而在市場口,罷免志工擺起了攤位,搶收聚集的人潮。

平鎮、龍潭要設立罷免連署據點困難重重。吳尚軒攝


張先生說,他們許多的據點、連署點,都要靠友好的民意代表幫忙,才有辦法設立,像中壢本有租好一個空間,大家已經擺好桌椅準備進駐,結果房東突然一句「我有壓力」就被收回,設立站點頻頻吃癟,也只能靠勤勞掃街補回來。

翻開臉書上的公告,罷免呂玉玲團隊僅有龍潭1處、平鎮2處固定連署點,相較其他縣市的罷團相對單薄,更多的是小蜜蜂臨時擺攤、掃街時段,而罷免邱若華部分,甚至到4月都無法在人口較多的八德區有固定站點。罷團空戰組長Aki就坦言,不靠友軍民代幫忙根本困難重重,「但民進黨現在在桃園也只有議員,沒有立委,一開始就知道會衝擊嚴重。」


讓她最驚訝的是,Aki自己419到凱道參加拒統戰遊行時,竟然看到邱若華的親戚專程跑到台北簽罷免,「這個很離譜」,她指出,邱若華其實是桃園市議會議長邱奕勝的姪女,邱家是桃園大姓,也常有宗親會聯誼活動,地方脈絡其實扎根很深。

邱若華的叔叔是桃園市議長邱奕勝,其實在地實力雄厚。資料照,廖瑞祥攝


負責經營社群、行銷宣傳的她也指出,每當有志工被嗆聲、攻擊的照片時,其他選區往往會引來憤慨民眾連署,但對桃六來說,每當有衝突影片在網上發酵,儘管網友、罷團夥伴在網路上熱烈聲援,但他們根本樂觀不起來,因為他們連署甚至會「倒退嚕」。

Aki說明,他們進行實體活動時,除了常會被里長盯場,當地也會用口耳相傳的方式,說簽連署會被查水表,在保守的鄉間,這樣的恐懼每當衝突影片出現就會爆發,「就會有人打來說要撤回連署,甚至有父母知道兒子連署後,打來威脅要自殺,最後我們徵詢兒子意見,還是只能讓他收回。」她無奈地說,艱困選區的艱困,往往是外地人難以想像。

街頭沒人簽 「到府收件、外地郵寄」解套

「有沒有人要簽罷免?」夕陽逐漸西斜,志工團走過公園邊,不放過任何機會向街邊的家長詢問,一位正好要牽車的民眾,見到他們立刻扯開嗓子大吼:「民進黨先把台積電還回來!」

一名志工夥伴回喊:「龍潭自己不要的!」張先生則不說話,繼續吩咐夥伴,記下哪邊放過「捲捲」;他們會將連署書及罷免理由綁在一起,捲成圓筒狀塞到民眾信箱,民眾簽好後,可以趁方便時到市區交件,或者只要一通電話,就可以有志工到府取件,「其實這蠻有效的,龍潭最近就很多電話,大家不太敢出來簽。」

平鎮、龍潭的罷免未必當場簽署,許多人只敢在家簽。吳尚軒攝


夥伴身上的背心,是桃園「六區全罷」的聯合新款式,然而張先生指出,在平鎮、龍潭,許多時候他們根本不能穿背心,「像我們之前去,就有阿伯叫我們把背心脫掉才能進巷子,他隔壁是黃復興黨部的人,怕被看到有跟我們接觸」,而捲捲的目的,就是讓他們不用出門、不用被看到,也能完成連署。

走在街頭第一線,他觀察大多數民眾會有感的議題,從民生相關的租屋補助預算遭殃,到國防預算被砍都有,而更多遇到的是對中配由6年改為4年取得身分證,「不知為何,蠻多人被這點說服的。」

Aki則指出,大溪、八德當地收的連署書年紀多是50歲以上,因為年輕人口嚴重外流到雙北,後來他們直接跟台北罷團聯絡、協助收件,也推出和平鴿計畫,民眾只要上網填申請表,他們就會以平信寄出連署書跟回郵信封,「用平信就是因為,你甚至可以匿名,也不用留聯絡電話」,讓選民留下最少紀錄,在最安靜情況下完成連署,是這場行動的關鍵。

位於南崁溪畔的多加教會,從去年開始推動桃園六區全罷,到後來甚至擴增到收全台連署書,默默撐起桃園的罷免行動。牧師陳曉煒說,他們就幫第五、六選區收了不少連署,這兩區是桃園最晚成立的團隊,非常辛苦,尤其像八德之前完全沒有連署站,居民又怕被人看到,「所以可能專門騎車來交」,他們要非常仰賴外地的連署站。

多加教會甚至代收全國連署書。吳尚軒攝


陳曉煒也指出,面對這兩個長期被視為深藍的選區,最常聽到的話是:「我們不喜歡民進黨,但更恐懼國民黨把台灣賣掉。」「現在的國民黨不是以前的國民黨!」原來應該反共的國民黨,如今卻擁抱中共,其實讓許多選民感到失望。

降薪苦撐、免疫力失調 熬過延長賽才敢放鬆

從全台各地、人們家中簽下的連署書,最終空投回到艱困戰區,5月第一週收件截止時,罷免呂玉玲團隊交出了3.2萬份連署書,約達門檻111%,邱若華團隊則是3.3萬份,達117%,儘管已達法定門檻,但距離高枕無憂的安全門檻,仍有一段距離。

交件過了一週後,這場寂靜之戰還在持續,兩個團隊依然繼續猛催,要力拼收件延長賽。看在Aki眼裡很是擔憂,桃六人手吃緊下,甚至沒有造冊組志工,是所有人邊掃街邊造冊,先前總召還一度累到免疫力失調,如今還是繼續衝刺,「他們也是有自己的骨氣。」

外地、都會熱區的連署站點,對艱困選區的幫助非常巨大。吳尚軒攝


其實從投入罷免後,張先生就跟老闆協調自願降為半薪,專注拼一把,如今他跟夥伴們沒有休息,依然每天繼續出門舉牌、掃街、塞捲捲,希望再拼過達安全門檻,「不然熱度就過去,大家也累了。」然而他也苦笑,即便到了最後,「很多民眾還是不太知道呂玉玲是誰。」

游騰傑

【大罷免翻轉記】從怕查水表到上街吶喊!2關鍵助轉折 反傅民意一舉噴發

從「石來運轉」廣場的一聲吶喊,到3.2萬份罷免連署書的送出,花蓮人正寫下歷史性的反抗篇章。面對傅崐萁盤根錯節的政治體系,一群沒有政黨背景的志工、老師與媽媽選擇挺身而出,揭開沉默花蓮的公民覺醒。

黃怡菁

【大罷免翻轉記】愈怕愈堅定!苗栗第一人扛住「黑」壓...癌腫瘤卻也悄悄長大

罷免35席藍委二階連署倒數時刻,幾個傳說中的艱困選區暴力恐嚇事件頻傳。其中深藍指標區永和,公認是「志工被嗆頻率高」的選區;而同樣是深藍鐵票區新店,反罷免民眾常對志工咆哮甚至動手,被戲稱「志工被打最多」的地方;山城苗栗,藍衣人拿球棒砸罷免宣傳車,連署的友善店家門前還被燒胎製造騷亂。

吳尚軒

【大罷免翻轉記】凌晨1點開會、6點起床顧孩 台中新手媽踏上「不流血的戰場」

大罷免延燒全台,原來是設計師的Connie在對中國的恐懼下挺身而出,號召罷免立委楊瓊瓔,儘管有另一半的支持,她仍得邊照顧孩子邊撐起罷免團隊,面對對手扎根30年的地方勢力、反對者的當面謾罵甚至肢體碰觸,以及熬夜到凌晨又要早起的作息,幾乎天天蠟燭兩頭燒,最終他們交出了2萬6000多份二階連署書,面對緊接而來的補件延長賽,她雖連嘆3聲「很累」但不害怕,喘口氣,還是繼續為愛撐下去。

吳尚軒

【大罷免翻轉記】無大台、紛爭不斷 菜鳥罷團靠這招撼動盧媽3子

從捷運事故到氣爆意外,台中市民的不滿在大罷免浪潮裡,直衝盧秀燕3名子弟兵,來自四面八方的「小白」志工紛紛組成罷免團隊,為家園出一口氣;然而,民怨要轉換成連署書困難重重,幅員遼闊、人手短缺又缺乏曝光下,每一次突圍策略卻又在內部屢屢引來質疑、矛盾,對外還有反對民眾的嗆聲、肢體衝突,針對廖偉翔、黃健豪、羅廷瑋總計14.6萬份的連署書背後,又有多少成長血淚?

黃怡菁

【大罷免翻轉記】溫柔堅定本土魂!雙寶媽、菜籃族勇站第一線 用「女力護國」

長年以來女性被框架於家庭、照顧與工作場域,優先被迫處理柴米油鹽,公共事務擺在其次,易被視為「政治冷漠」群體,但這回全台35席藍委大罷免,站在前線的女性高達8成以上,為何這場行動多為女性主導?跟著《太報》走入第一線觀察。

吳尚軒

【大罷免翻轉記】立委銷聲、民眾閃躲 桃園義勇軍如何「捲贏」隱形之戰?

大罷免運動風起雲湧,桃園罷免呂玉玲、邱若華行動卻面對特殊考驗,立委行事低調下,許多選民認不得,罷團難以催票,但在地勢力的壓力依然存在,民眾不敢簽連署,甚至以死相逼要撤回連署,面對這場立委如隱形,民眾也怕被看見的隱形之戰,熱血公民組成的義勇軍要如何勝出?

顧爾德

顧爾德專欄:大罷免,台灣公民運動奇蹟

大罷免第二階段除了少數還在進行連署,大罷免36案有30件達到連署門檻順利送件,雖然其中可能有少數幾件最終無法通過查核而被剔除,但這種成果已遠遠超乎罷免起動之初的預期。更重要的是,這場大罷免運動在台灣公民運動發展史上也是前所未見的重要一頁。

黃怡菁

【大罷免翻轉記】百人拍片、千名作家相挺!影視藝文「破天荒」組最強空中戰隊

大罷免風潮席捲全台,藝文界也罕見地動起來,因著藍委陳玉珍嗆影視界「丟掉要飯的碗」犯眾怒,導演楊力州開第一槍發起Taiwan Action公民罷免影片計畫,文化界隨後跟上,作家朱宥勳、楊双子發動「台灣文學作家連署聲明」獲破千人參與,「筆桿接力,罷免到底」更破300篇來稿。藝文界何以成為這場罷免潮的另類空戰部隊?《太報》特別專訪Taiwan Action第10部作品導演朱詩倩與朱宥勳,一揭藝文界在這場公民運動的心路歷程。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