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翻轉記】溫柔堅定本土魂!雙寶媽、菜籃族勇站第一線 用「女力護國」

2025-05-16 05:00
長年以來女性被框架於家庭、照顧與工作場域,優先被迫處理柴米油鹽,公共事務擺在其次,易被視為「政治冷漠」群體,但這回全台35席藍委大罷免,站在前線的女性高達8成以上,為何這場行動多為女性主導?跟著《太報》走入第一線觀察。

太陽花學運死守前線 10年後變溫柔喊話志工

「你是收到細胞簡訊得知罷免訊息嗎?」雙和罷團志工「藜」,輕聲問候罷區選民,一筆一捺替老伯伯謄寫連署書,完全看不出眼前這位已育有兩兒的母親,10多年前曾是太陽花學運,死守林森北路8巷,歷經過警察鎮暴的抗議女鬥士。

「法規規定清場時,女生抗議份子,必須由女警觸碰身體拖走,所以我們要先擋在第一線,讓男警碰不得,以拖延時間保護男學生。」當年還是研究所學生的藜,就已經比男性站得更前線,隨著學運落幕、畢業後走入職場,人生邁向下個階段。

成為職業婦女後,仍心繫抗中保台議題,藜與幾位太陽花結識的朋友,又因大罷免運動走上同一個河道,她將NGO工作暫時擺到一邊,全力支援陸戰隊。因學運經驗,她更懂得女性站上街頭的優勢,「個資交給罷團,需要很大的信賴,即便志工都有簽保密協定,民眾還是比較不敢給男性志工簽填,但由女性號召罷免,路人就比較敢簽。」

以罷團「大安強強滾」為例,主打文宣戰的志工30人、閉門造冊20人,陸戰隊高達280人加入,85%皆為女性志工,二階交出3萬6398份連署書,達成率156%,女力護國的形象,打破女性政治冷漠的傳統觀念。

志工藜(右)笑稱全心全意加入罷團志工後,就不會再為小孩襪子亂丟而生氣。黃怡菁攝


難忍國會拳打腳踢 科技業的她請假聲援

「我覺得不站出來,台灣就沒有未來了!」新店拔羅波陸戰隊長貓貓,在半導體供應商工作,她近來常請特休參與大罷免運動,儘管時常遭受民眾滋擾、怒罵,她依然無所畏懼,「有些對立選民都會對我高喊『去罷免賴清德』,我會說好啊!你去發起!」

面對選民冷言冷語看似頗有一套心法,貓貓自嘲太陽花學運她「只是個社畜」,當年孩子還小,沒有餘裕關心政治,直到去年(2024)國會擴權法案爭議時「看不下去」,加上國民黨立委邱鎮軍出手將民進黨立委沈伯洋從高檯推下,「我就覺得怎麼可以粗魯成這樣?這是我們選出來的立法委員嗎?這可以代表我們的國會嗎?」

於是貓貓去年開始關注青鳥行動,前往濟南教會外擔任志工,同時還是課金組成員,成為「課金公嬤」提供水、餅乾、餐盒等物資,補給戰糧給沒有經濟基礎,但有時間應援的大學生。原以為青鳥行動落幕後,國會運作有所改進,不料,今年藍白大砍2千多億元預算,又讓貓貓感到憤慨。

「你覺得預算該刪,就好好討論要刪多少,而不是大筆一揮到連業務費都砍掉,還有行政機關冷氣不能吹,也太可憐了吧?」貓貓語氣激昂表示,她會投入大罷免,是忍無可忍的決定,但為了下一代不得不站出來,盡一份心力。

不許汗滴毀連署書 健身教練銷課衝陸戰

「以前太陽花學運,至少還能影響決策,但現在上街卻得不到回應!」北市山除薇害女志工Seven娓娓道來從國會擴權法案爭議以來的不滿,她指出青鳥行動結束後,開始有人在各選區成立罷免立委的line群組,她首次加入時,群組僅2、30人,討論一度發散,後來才慢慢聚焦,認為體制內最後可行的抵制方法,就是罷免她們所認定的不適任立委。

Seven為健身教練,可透過彈性排課的工作特質投入陸戰,她也觀察到,有神經內科女醫生會利用看診、值班空檔,白天抽身到連署站搬桌椅,晚上下了班,繼續到行政組協力造冊;也有職業婦女趁年後轉職潮,延後求職,先專心參與罷團運作,發揮職場上累積的十八般武藝。

山除薇害組織一步步走向縝密,空戰部分從媒體發言、社群撰稿、影音拍攝,到陸戰舉牌、簽填表格,各方招攬志工人才。造冊階段亦祭出嚴密自律機制,志工禁止攜帶手機,以確保民眾個資不會外流,維持罷團的信任度;閉門造冊也禁止攜帶水瓶,避免水滴暈染得來不易的連署書。

強忍口渴、造冊當下不得喝水,仍有風險,Seven指出,造冊「秘密基地」位於某辦公大樓,不到10坪的空間,擠滿約20人同時作業趕工,但平日晚上與週六、週日,該辦公大樓沒有空調,志工們往往汗流浹背。

Seven說,造冊過程繁瑣,不只要細心謹慎來回校對,看個資有無寫錯、連署人有無重複,還要擔心汗珠滑落、滴到紙本功虧一簣,因此她都會準備紙巾不斷擦汗,「我們受苦沒關係,連署書可不能有半點損傷!」

志工Seven(前排右一)指出,造冊過程兩兩一組,至少反覆校對6次,壓力相當大。黃怡菁攝


「放尪、放子、放家庭」 菜籃族焦慮變成行動力

「山除薇害」二階連署過安全門檻,風光達標165.2%,志工群沒有因此歇息,持續兵分多路聲援雙和、花蓮等罷團文宣派報,其中不乏菜籃族的身影。

「中共威脅是不爭的事實,不是在野黨可以挑撥的!」薇薇安受訪同時仍專注於折疊文宣,熟稔、細心對折,再交給「下家」塞進信封袋。這天,薇薇安領軍跨區來到永和,協助艱困罷區做派報的前置作業。

志工以3、40歲女性為主力,今年64歲的薇薇安年紀雖長,但她也是低頭族的一份子,天天滑手機,時不時就會看到國會亂象。由於戒嚴時代曾親睹村里長為國民黨市議員買票,她父親也比較關注黨外運動,爾後薇薇安成為本土派,對國家主權有強烈的意識。

薇薇安說,自己是家庭主要照顧者,平常也有家務要忙,但看到這麼多年輕人先站出來,真的很感動,於是從農曆年前她就決定放下鍋鏟「放尪、放子、放家庭(台語)。」

戴上老花眼鏡反覆折疊大量文宣品,將家庭代工精神發揮到極致,就是薇薇安的驕傲戰績,她指出,罷免王鴻薇二階連署書,派報需求量高達18萬份,志工們一周內就迅速完成了,只要能做的,她都願意出一份心力。

志工薇薇安(右一)帶團跨區聲援,熟練地分類連署書、範本、宣傳單、信封。黃怡菁攝

「家裡沒有我講話的位置」 7旬嬤找到同溫層

「你們都還沒吃早餐吼?」從保溫袋中拿出在家煎好的鹹粿,香氣四溢,72歲的素鳳阿嬤,一早前來雙和罷團總部,擔心忙得焦頭爛額的青年志工餓肚子,一個個詢問要他們趁熱吃。

素鳳阿嬤過往都把青春奉獻給公婆、先生、兒女,直到孩子成家立業後,終於能為自己而活,在永和社區大學修滿128學分畢業,對政治開始有獨立思辨能力,走出舊時代女性鮮少參政、討論時政的保守氛圍。

「這次國民黨真的很過分!教育和社福預算這樣刪減,看了很生氣!大家選你出來當立委,是代議政治,不是選你出來為『誰』做事,共機擾台對我們是多大的影響,結果選出來的國民黨立委,竟然昧著良心唱和!」

「什麼綠共?睜著眼睛說瞎話!」素鳳阿嬤越講越氣,她表示,家裡都是國民黨的支持者,從前的她,認為誰當立委都可以,但自從讀了社大,漸漸政治覺醒,開始轉頭質疑台灣的代議制度,出了什麼問題?

「加上家裡沒有我講話的位置,所以我乾脆出來當志工,才可以把心裡的聲音抒發出來,如果現在不做,以後可能也做不了了!」素鳳阿嬤堅決地說,「我會和這塊土地共存。」

志工素鳳阿嬤(中)高齡72歲,在雙和罷團總部手腳俐落協助折疊文宣。黃怡菁攝

女力掌全台罷免主調 學者:確實罕見

大罷免遍地開花,女性扮演主導角色,台大政治系副教授陳世民認為,這在政治史上相當罕見。他分析,女性志工年齡層幾乎在30歲以上,歷經過國民黨全面執政年代,比年輕人更有堅定的本土派信念,且近年深刻目睹香港反送中運動,異議分子、議員、媒體遭中共全面追殺,身為媽媽更容易焦慮下一代身處的環境步上香港後塵。

陳世民也觀察到,阿美為直播主、港湖除銹發言人Cindy是家庭主婦,時間運用相對彈性,反而3、40歲的男性朝九晚五工作居多,較難排出時間成為行動主導者。另外,罷團可能擔心男性出面易遭國民黨醜化,女性則有柔軟、堅定的形象,較難落入藍白陣營把柄。

這場大罷免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耐力戰,女性使出細水長流的驚人毅力,一路過關斬將,也在政治場域找回屬於自己的話語權。

游騰傑

【大罷免翻轉記】從怕查水表到上街吶喊!2關鍵助轉折 反傅民意一舉噴發

從「石來運轉」廣場的一聲吶喊,到3.2萬份罷免連署書的送出,花蓮人正寫下歷史性的反抗篇章。面對傅崐萁盤根錯節的政治體系,一群沒有政黨背景的志工、老師與媽媽選擇挺身而出,揭開沉默花蓮的公民覺醒。

黃怡菁

【大罷免翻轉記】愈怕愈堅定!苗栗第一人扛住「黑」壓...癌腫瘤卻也悄悄長大

罷免35席藍委二階連署倒數時刻,幾個傳說中的艱困選區暴力恐嚇事件頻傳。其中深藍指標區永和,公認是「志工被嗆頻率高」的選區;而同樣是深藍鐵票區新店,反罷免民眾常對志工咆哮甚至動手,被戲稱「志工被打最多」的地方;山城苗栗,藍衣人拿球棒砸罷免宣傳車,連署的友善店家門前還被燒胎製造騷亂。

吳尚軒

【大罷免翻轉記】凌晨1點開會、6點起床顧孩 台中新手媽踏上「不流血的戰場」

大罷免延燒全台,原來是設計師的Connie在對中國的恐懼下挺身而出,號召罷免立委楊瓊瓔,儘管有另一半的支持,她仍得邊照顧孩子邊撐起罷免團隊,面對對手扎根30年的地方勢力、反對者的當面謾罵甚至肢體碰觸,以及熬夜到凌晨又要早起的作息,幾乎天天蠟燭兩頭燒,最終他們交出了2萬6000多份二階連署書,面對緊接而來的補件延長賽,她雖連嘆3聲「很累」但不害怕,喘口氣,還是繼續為愛撐下去。

吳尚軒

【大罷免翻轉記】無大台、紛爭不斷 菜鳥罷團靠這招撼動盧媽3子

從捷運事故到氣爆意外,台中市民的不滿在大罷免浪潮裡,直衝盧秀燕3名子弟兵,來自四面八方的「小白」志工紛紛組成罷免團隊,為家園出一口氣;然而,民怨要轉換成連署書困難重重,幅員遼闊、人手短缺又缺乏曝光下,每一次突圍策略卻又在內部屢屢引來質疑、矛盾,對外還有反對民眾的嗆聲、肢體衝突,針對廖偉翔、黃健豪、羅廷瑋總計14.6萬份的連署書背後,又有多少成長血淚?

黃怡菁

【大罷免翻轉記】溫柔堅定本土魂!雙寶媽、菜籃族勇站第一線 用「女力護國」

長年以來女性被框架於家庭、照顧與工作場域,優先被迫處理柴米油鹽,公共事務擺在其次,易被視為「政治冷漠」群體,但這回全台35席藍委大罷免,站在前線的女性高達8成以上,為何這場行動多為女性主導?跟著《太報》走入第一線觀察。

吳尚軒

【大罷免翻轉記】立委銷聲、民眾閃躲 桃園義勇軍如何「捲贏」隱形之戰?

大罷免運動風起雲湧,桃園罷免呂玉玲、邱若華行動卻面對特殊考驗,立委行事低調下,許多選民認不得,罷團難以催票,但在地勢力的壓力依然存在,民眾不敢簽連署,甚至以死相逼要撤回連署,面對這場立委如隱形,民眾也怕被看見的隱形之戰,熱血公民組成的義勇軍要如何勝出?

顧爾德

顧爾德專欄:大罷免,台灣公民運動奇蹟

大罷免第二階段除了少數還在進行連署,大罷免36案有30件達到連署門檻順利送件,雖然其中可能有少數幾件最終無法通過查核而被剔除,但這種成果已遠遠超乎罷免起動之初的預期。更重要的是,這場大罷免運動在台灣公民運動發展史上也是前所未見的重要一頁。

黃怡菁

【大罷免翻轉記】百人拍片、千名作家相挺!影視藝文「破天荒」組最強空中戰隊

大罷免風潮席捲全台,藝文界也罕見地動起來,因著藍委陳玉珍嗆影視界「丟掉要飯的碗」犯眾怒,導演楊力州開第一槍發起Taiwan Action公民罷免影片計畫,文化界隨後跟上,作家朱宥勳、楊双子發動「台灣文學作家連署聲明」獲破千人參與,「筆桿接力,罷免到底」更破300篇來稿。藝文界何以成為這場罷免潮的另類空戰部隊?《太報》特別專訪Taiwan Action第10部作品導演朱詩倩與朱宥勳,一揭藝文界在這場公民運動的心路歷程。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