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誰最可能成為新教宗?保守派到自由派人物都有可能

    2025-04-21 21:23 / 作者 陳家齊
    教宗方濟各逝世後,民眾聚集在梵蒂岡,遠方是聖彼得大教堂的圓頂。路透社
    教宗方濟各週一(21日)病逝,天主教會接下來將舉行樞機主教的秘密選舉會議,選出新任教宗。教宗選舉經常讓人跌破眼鏡,但還是有一些人被視為熱門人選。

    事實上,正由於教宗選舉如此之難以預測,經常出現黑馬,以至於義大利有一句俗諺是專門警告不要為教宗選舉下注打賭:「以教宗模樣走進秘密會議的人,將會穿著樞機主教服走出來。」

    方濟各生前拔擢了約80%目前擁有選教宗資格、擁有投票權的紅衣樞機主教,外界觀察的重點之一,自然是方濟各的進步主義改革道路,是否會被新教宗承繼。另一觀察點是教宗的出身。方濟各已經成了史上第一位來自南美洲的教宗,各界會想知道,新的教宗會不會再次落在歐洲以外的人選身上?

    對方濟各路線的評價,可能成為樞機主教團投票選出新教宗的關鍵。如果主教團認為方濟各走得太遠太過頭,可能反而選出保守派的新教宗;如果承繼方濟各路線,可能再選出歐洲以外出身的改革派。而如果要走中庸之道,方濟各身邊的副手、教廷國務卿帕羅林(Pietro Parolin)可能是熱門人選。

    折衷派選項:帕羅林,義大利人,梵蒂岡外交官,70歲
    梵蒂岡國務卿帕羅林樞機主教。路透社

    帕羅林是賭盤上的熱門人選,被視為進步派與保守派之間的妥協選項。他大部分生涯都是教廷外交官,自2013年方濟各當選教宗以來,一直擔任他的國務卿。

    這個職位相當於教廷政府的總理,國務卿常被稱為「副教宗」,因為在梵蒂岡的階級體系中,他僅次於教宗。

    帕羅林是梵蒂岡與中國及越南關係改善的主要推手。保守派批評他與共產中國在主教任命問題上的協議,但他為此辯護,稱協議雖不完美,但避免了分裂,並提供了與北京政府溝通的管道。

    帕羅林的一大優勢是他從未積極參與教會內部的「文化戰爭」(例如墮胎與同性戀議題),但他曾把許多國家同性婚姻合法化稱為「人性的失敗」。

    他的另一大優勢是長期待在外交系統,通曉多國語言,並熟知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樞機主教。由於秘密選舉會議中許多樞機主教可能並不認識其他人,有熟面孔就有勝選優勢。

    如果帕羅林當選,他將是在三位非義大利教宗(波蘭的若望保祿二世、德國的本篤十六世、阿根廷的方濟各)之後,讓教宗寶座重返義大利人手中的人。

    進步派選項:塔格萊,菲律賓人,67歲
    梵蒂岡萬民福音傳播部部長塔格萊樞機主教。翻攝梵蒂岡新聞網

    菲律賓的樞機主教塔格萊(Luis Antonio Gokim Tagle)經常被稱為「亞洲的方濟各」,因為他在社會議題上的承諾與現任教宗相似。若當選,他將成為首位來自亞太地區的教宗。

    與長期待在中央外交體系的帕羅林相反,塔格萊自1982年晉鐸以來,擁有數十年的牧靈經驗。本篤十六世於2012年冊封他為樞機主教。

    2019年,方濟各任命他為教廷萬民福音傳播部的部長,這讓他開始累積梵蒂岡的經驗。

    2015年至2022年期間,塔格萊領導國際明愛會(Caritas Internationalis),這是一個由160多個全球天主教救援、社會服務與發展組織組成的聯盟。

    但在2022年,方濟各撤換了明愛會全體領導層,原因是內部存在霸凌與羞辱員工的指控。塔格萊僅是名義上的主席,並不實際營運,但此事對他的傷害程度還不明朗。

    塔格萊來自被稱為「亞洲天主教肺臟」的菲律賓,該國是亞洲最大的天主教國家。他母親是華裔菲律賓人,他自己通曉義大利語與英語。

    保守派選項:艾爾多,匈牙利人,72歲
    匈牙利樞機主教艾爾多2015年訪問以色列檔案照。路透社

    匈牙利樞機主教艾爾多(Peter Erdo)被視為代表保守派的理想人選,因為他一方面在神學上屬於保守派,但另一方面,他很務實地並沒有直接和方濟各的改革進行衝突。

    在上一次2013年的秘密選舉會議中,艾爾多就被視為教宗熱門人選,因為他與歐洲和非洲教會關係密切,且被認為是「新福音化運動」的先鋒:這場運動致力於在世俗化的先進國家中重新燃起信仰火焰,這對長期流失信徒的天主教會而言,是當務之急。

    2015年歐洲難民危機期間,他曾反對教宗呼籲教會接納難民,認為這等同「人口販運」。此舉在梵蒂岡引發不小爭議,似乎呼應了匈牙利的民族主義總理奧班的立場。

    作為教會法專家,艾爾多的仕途順遂,他40多歲即成為主教,2003年年僅51歲就成為樞機主教,一度是樞機主教團中最年輕的成員。

    他義大利語流利,也會說德語、法語、西班牙語與俄語 ,這對於修復因烏克蘭戰爭而疏遠的俄國東正教教會關係而言,將是一個加分。

    艾爾多並非具有群眾魅力的演說家,但這次或許反而成為優勢。尤其是如果樞機主教傾向選出一位較平和、安定的繼任者,來接替方濟各教宗充滿火花的任期。

    教宗選舉的藝術

    這些熱門教宗人選,很有可能都不會是最後的當選人。初期被視為熱門人選者,往往會被在後期投票中逐漸獲得支持的「黑馬」超越。

    方濟各是在第五輪投票當選,他的前任本篤十六世在第四輪投票就當選,再前一任的若望保祿二世是第八輪投票中當選。當代的教宗選舉通常進行得相當快速,但也都在多輪投票後才選出教宗。

    美國的天主教大學維拉諾華大學(Villanova University)神學教授法喬利(Massimo Faggioli)說:「勝選的關鍵,不是在第一輪就拿到最多票,而是能夠隨著投票進行時,累積更多支持票。」
    陳家齊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