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2025年4月21日逝世,全球震驚哀悼。路透社資料照
天主教第266任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因肺炎住院治療38天,上個月23日出院,外界原預期他病情好轉,台灣時間今天(4/21)下午卻傳出他在梵蒂岡逝世,享壽88歲。方濟各生前已談論後事,不僅希望儀式簡化,也選定自己的安息地,跟過去的教宗不同,將不會葬在聖彼得大教堂,創下100多年來首例。
綜合外媒報導,教宗方濟各在當地時間4月21日上午7時35分,回到天國。方濟各前一天才在梵蒂岡的復活節活動短暫露面,發表「致全城與全球」(Urbi et Orbi)文告,問候上萬名天主教徒,不料隔一天即不敵病魔。
方濟各在生前就談論如何安排後事,傳統上教宗的葬禮程序複雜,但方濟各希望能簡化葬禮儀式。
另外,傳統上教宗的安息地為聖彼得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但方濟各不想安葬於此,他在2023年已選定自身安息地,為羅馬的聖母大殿(Basilica di Santa Maria Maggiore),將成為100多年來,首位不葬於梵蒂岡的教宗。
聖彼得大教堂自1626年完工以來,31位歷任教宗當中,有24位安葬於該教堂的石棺中,佔比高達4分之3。
據悉,聖母大殿是方濟各每次出國前後,都會前往祈禱的聖地,這座教堂建於西元5世紀,是天主教會4座特級宗座聖殿之一,從1227年逝世的教宗何諾三世,到1669年逝世的克勉九世,共7位教宗安葬於此。
方濟各也不希望公開遺體供瞻仰,他於生前取消了將教宗遺體放在聖伯多祿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靈柩台上,供信徒瞻仰的傳統。取而代之的是,將遺體放置於簡單的木棺,民眾前往致意時,會將木棺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