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批柯文哲「一出法院就向李文宗喊話」 北檢:沒有一定要把誰押到死

    2025-09-15 16:43 / 作者 曹岡陽
    柯文哲交保後對外發言。資料照片。李政龍攝
    民眾黨前主席、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涉京華城弊案,起訴後遭羈押禁見一年時間後,上週終於以7000萬元交保獲釋,檢方提出抗告,上週五(9/12)被高等法院撤銷發回,台北地院今天(9/15)重開羈押庭,蒞庭檢察官林俊廷強調,檢方沒有一定要把誰押到死,但柯文哲交保後違反法院的禁止接觸同案被告及證人禁令,甚至一走出法院就向同案被告李文宗隔空喊話,才會提出抗告。

    林俊廷指出,除了李文宗、沈慶京、黃景茂、應曉薇、吳順民等同案被告要作證,檢方希望證人都能在不受干擾之下作證;檢方也點名,上週民眾黨秘書長周榆修作證時做出不實陳述,「明顯是在做偽證」,即已妨害司法審理。

    針對柯文哲律師方面提出「裁定限制範圍有疑義」,檢方指出,柯與其律師若對法院的裁定限制範圍有疑義,應當洽詢法院,而不是自行擴張解釋;檢方更不同意「被動接觸」的說詞,那是誰主動、還是剛好巧遇?法院白紙黑字命令不得接觸,就是不能接觸。檢方也表示反對將禁止接觸的範圍,限於同案被告和尚未到庭的證人,難道已作證過的證人就能接觸?柯文哲現在可以去找朱亞虎、彭振聲質問「你認什麼罪」嗎?

    針對收押罪名,檢方也指出,收押罪名不限於5年以上的貪污重罪,公益侵佔、背信罪也可收押,要審酌違法的重大程度,例如士林地檢署偵辦起訴的身障關懷協會遭公益侵佔案,士林地院接押後也是裁定續押。

    檢方並指出,北市議員陳怡君涉貪上週五獲高院裁定交保,與本案顯然不同,陳怡君與主要共犯皆已認罪,且案情單純;而京華城等案牽涉4大犯罪事實,案情繁雜,被告與證人皆有明確的勾串、滅證事實,例如柯文哲撕碎的「Orange出國」紙條,柯去年8月與陳智菡討論應訊方向時,講到木可內帳是「死棋」等。

    另外界也質疑,涉台智光案的台北市議員陳重文審理時獲交保,林俊廷對此指出,陳重文一路收押至一審全部證人皆詰問完畢後,才獲得交保,京華城案還有21個證人未到庭,11月4日才要訊問最後一位證人何璦廷,與陳重文案狀況不同。
    曹岡陽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