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泰豐輪胎觀音廠停產 公司經理融券放空涉內線被訴

    2025-07-09 10:48 / 作者 呂志明
    時任泰豐研發處材料技術部經理的黃建興。資料照。呂志明攝
    股票上市公司泰豐輪胎(代號2102),2年前因為受美國商務部對台灣課徵高額反傾銷稅,營收受到重大影響,公司決定負責研發的觀音廠將全面停止生產,在公司發布重訊前,時任該公司技術部經理黃建興、製造處模具課領班、公會理事長吳聲華等人為了避損,買賣手中持股,黃男還利用融券放空,但最後沒賺反虧。台北地檢署調查後認為2人涉犯《證券交易法》內線交易罪,依法起訴,同時考量2人坦承犯行,建請法院減輕其刑。

    2021年5月24日,泰豐公司因為曺美國課徵反傾銷稅,導致同年第3季起營業收入較2021年第3季驟降8成以上,且出現每月營業現金流入不足支應營業現金流出。2022年10月24日,泰豐公司召開泰豐觀音廠產能調節計畫評估會議,該次會議並未做出決議,直到同年11月18日陳恒寬接任泰豐公司董事長職務,決定執行停產方案,同年12月2日公司董事長陳恒寬等內部人,就泰豐公司停產決議以策略調整專案為名,簽署保密承諾書。

    2023年2月10日下午15時56釖秒,泰豐公司在公開資訊觀測站發布重訊,「董事會決議本公司觀音廠進行產能調節,擬暫時全面停止生產」,當時泰豐在說明會上指出,自2021年起美國商務部(DOC)開始對台灣多國乘用及輕卡車胎,課徵高額反傾銷關稅,其中泰豐稅率達84.75%,嚴重衝出口美國市場,美國市場銷售佔比高達8成以上,中壢廠停產後, 營收驟降約8成以上。由於美國反傾銷高關稅政策至今仍持續,現階段對美國出口頓失去競爭力,使得財務持續虧損狀況嚴峻。

    泰豐在說明會中也表示,由於全球經濟壓力不斷,進口及消費者物價大幅上漲,生產成本倍增,雖試圖轉換銷售市場並洽談東南亞代工,但短期內仍無法擺脫虧損,為避免虧損擴大並追求永續經營,顧及股東最大利益,不得不暫時停止觀音廠生產,重新檢討供應鏈定位與海內外銷售佈局。

    然而在重訊發布前,當時在泰豐擔任研發處材料技術部經理的黃建興,因為職業關係獲悉這項重大消息,卻在禁止交易期間,利用融券放空泰豐股票45張,但這項操作沒賺到,擬制性獲利為負1萬6200元。

    除了黃建興之外,泰豐製造處模具課領班、公會理事長吳聲華,在與公司內部人聊天時事先得知這個重大消息,先是買進公司股票1張,等到重訊公布前夕再賣出該張股票,但吳聲華也沒有賺到,反而賠了150元。

    台北地檢署調查後認為2人涉犯《證券交易法》內線交易罪,依法起訴,同時考量2人坦承犯行,建請法院減輕其刑。
    呂志明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