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醫研究所老中青三代及所誌編輯團隊共聚一堂。呂志明攝
法醫研究所在今(5/8)日舉辦所誌《為亡者申冤‧為生者解惑》發表會,邀請歷任所長及法醫共襄盛舉,現任所長侯寬仁表示,在編輯所誌時,才發現原來部長蔡清祥在30多年前的一份報告,成為法醫研究所的重要催生者,而曾在法醫所服務的醫師尹莘玲則回想當時在法醫研究所沒日沒夜的工作,同時都笑她為了法醫工作「抛夫棄子」。
法醫鑑驗是法務行政及檢察實務重要的一環,法醫研究所秉持「為亡者申冤、為生者解惑」的使命,以專業技術與科技儀器,依法執行相驗解剖及受委託進行死因、人身、創傷鑑定並提供專業鑑定報告,以協助檢察官發現真實,為被害人及家屬解開疑惑,伸張正義,維護人權。
法醫研究所所長侯寬仁。呂志明攝
法醫研究所所長侯寛仁表示,當他剛接任所長職務時,許多同仁都跟他提到法醫研究所在嘉興街、信安街、通化街、基隆路時期的點點滴滴,當時他聽得一頭霧水,因此就有個想法,想把法醫研究所的歷史完整的紀錄下來,再加上資深的同仁也一一的退休,認為再不做就來不及,因此去年3月間邀集主管組成的編輯小組,開啟所誌的編輯過程。
侯寬仁說,所有的編輯同仁都很辛苦,都是利用公餘之暇去蒐集各方面的史料進行整理,在這個過程中才發現法醫研究所前身早在1932年就在中國成立,同時還發現部長(蔡清祥)在1989年奉派到哈佛大學研究美國相驗制度,回國的報告最後的建議就是要成立法醫研究所,所以說部長可以說是法醫研究所的一個催生者。當然,法醫所能夠成立,是歷任所長一棒接著一棒的頁獻,才能夠成長、茁壯。
法務部長蔡清祥是法醫研究所的催生者。呂志明攝
法務部長蔡清祥指出,法醫的工作,為檢察官的偵查犯罪增加最大的助力,可以幫忙了解死因,替後續的偵查提供最佳的科學證據,政府也相當的重視,隨著世界的潮流能夠再加以精進、進步,能夠以科學方法協助犯罪偵查。
蔡清祥說,經過歷任所長及兼任所長的共同努力,才有今日的規模及制度化,這樣的成就,也是大家一起團結合作所立下的一些成果。法醫研究所除了建置一個單位之外,也做了很多的改革,包括利用電腦斷層CT來協助死因的鑑定,對於法醫同仁的待遇也提高,讓顧問法醫來協助解剖鑑定,可以得到相當高的報酬,讓他們與病理醫師的待遇並駕齊驅,這也是讓病理醫師來參加法醫的工作。
曾在法醫研究所服務的法醫師尹莘玲,回想當時同事笑她為了法醫的工作「抛夫棄子」。呂志明攝
曾在屏東、高雄地檢署擔任法醫師、法醫研究所擔任研究員,目前在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服務的醫師尹莘玲,回想當初她在法醫研究所的日子,她表示,那時她每天早上6點起床到晚上12點才回家,為什麼12點要回家,因為警衛要下班了,若不回去就只剩下她一人。
法醫研究所所長侯寛仁,特別贈書給目前在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服務的醫師尹莘玲。呂志明攝
她說,每天的工作就是全台東奔西跑,到不同縣市解剖,解剖完返回法醫研究所還要完成解剖報告,還有要結案,平時的日子如果無法結案的話,只能利用假日結案,因此假日都無法回家,當時同事笑她為了法醫的工作「抛夫棄子」,但她覺得這是一個有意義的工作,她在工作上獲益良多。
她說,當時離開法醫研究所是為了要協助醫院成立法醫部門,同時要做兒虐、老人虐待、性侵害、家暴等活人驗傷的工作,所以不得不離開,當時離開心理十分不捨,不捨離開與她一起打拼的同仁,「雖然離開,但我的心仍與我法醫研究所的同仁在一起,大家都為了法醫界在努力,感謝法醫研究所的栽培」。
法醫研究所前所長李俊億。呂志明攝
曾擔任過法醫研究所所長、目前為台大醫學院法醫學科暨研究所教授李俊億指出,「法醫鑑定是我們國家人權工作的指標,如果法醫鑑定的品質不好,我們很難期待國家在保障人權這方面會做得好」。
李俊億回想他在法醫研究所服務時,當時行政院正在啟動組織改造,當時規劃是以150人為基準,超過150人的單位才能成為三級機關,當時法醫所只有20幾人,只能被列為四級機關,「當時聽到這個噩耗後,我馬上衝到行政院跟他們講,法醫的工作這麼重要,你們竟然把他降到四級機關,以後不會有優秀的人才要來。」
當時對方告訴他,「所長,現職的人員目前不會受到影響,那是以後的事,所以你不要緊張」,他則堅決的告訴對方,「我們做的事情,除了現在之外,未來都要跟歷史負責」,最後法醫所以20幾人承接、製造100多個人所能產出的績效,再找行政院、法務部對法醫研究所關心的長官去遊說,最後才翻轉了這個決定,保住了三級機關的位階,成為全國三級機關裡面編制最小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