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第10輪第2劑AZ疫苗預約,第一時間因減量僅釋出7萬2880劑疫苗,讓北市施打名額快速額滿,導致民眾要到外縣市施打,引起反彈,市府才再緊急加開3萬劑。
值得注意的是,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的說法,強調考量「各醫療院所量能」避免多種疫苗施打混亂,反而與市府發言人陳智菡與副發言人魏佑任「避免醫療量能浪費」的主調不同。
雖然蔡炳坤也談及過去施打疫苗有浪費醫療量能的情形,所以才限量開放。但身為副市長卻無法掌握疫苗預約狀況,他得知預約額滿時表示「令我很驚訝」,此話一出著實讓市民感到驚嚇。除了運作已久的預約制度,竟依然可以出重大紕漏,感到不可思議外,還有柯文哲再度神隱未出面還完情形,只由非督導範圍的蔡炳坤道歉。
某種程度,不斷出現的關鍵字「避免浪費」,不難想像自作聰明減少名額又是柯文哲意志的貫徹。
舉凡日前回應施打疫苗長輩「準時來就好,別浪費冷氣」、暫停疫調「別把力量浪費在沒實質意義的東西」以及遭質疑施打比例、北市庫存多,撂狠話「醫院不打就繳回」。
看似為維持節省、精打細算的印象,其實限制數量就會直接改變分母,使施打達成率提高,從市府角度觀之,數字得到美化,就沒有閒置量能,績效指標也就漂亮。
柯文哲一直以來都忽略公共行政的本質,無法、也不該單純用浪費與否衡量。特別是浪費的潛台詞,無非是以金錢衡量作為標準,近來北市府照樣當成目標,繼續以粗略比例來比較,甚至用以政治攻防的新聞資料使用,是小看公務部門專業。
台北市很多「兄弟我所獨創」的失敗政策,如建立獨立口罩販賣機、疫苗系統,柯文哲竟頗為自豪,即便成效不彰。天馬行空的創意政策不一定能調和保守的官僚體制,政府機關看似不容易改變,實情是為以防萬一,必須選擇最穩定安全的作法,確認施打疫苗的數量,也是如此。
其他縣市按照中央指揮中心規劃施打,並非不聰明,而是避免出錯後,收爛攤子後的額外浪費,包含臨時人力、資源與不可計算的民怨。城市治理非營利事業,官僚制度的運作模式不同,效率意識不一定能反應在公共服務,如同施政表效的檢驗可能只在投票時展現,尤其人民的感受,往往在政府出包後反應強烈。
過去「政治不難,找回良心而已」口號深植人心,殊不知,有時真正需要的只是常識。不同年齡層間施打第二劑的需求,有了施打第一劑的篩選,因此施打率根本不能類比。
平心而論,每當發生政府機關的重大缺失,往往都不是基層人員過錯,而是特殊政治考量下的結果。市府內專制管理引起的上行下效,缺乏提出唱反調建言的誘因,忽略可預期的問題,總結起來就會得出蔡炳坤那句「令我很驚訝」的瞎話。
(本文為合作專欄,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