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王名譽董事長、民事大董事穎川建忠過世後,家族陷入遺產爭奪戰,不過攻防關鍵股票卻離奇消失。翻攝自Google Map
同時身兼民視大股東及味王名譽董事長的穎川建忠,是「青果大王」陳查某長子,2014年因健康因素淡出經營,家族第三代隨即分裂成兩大陣營,由穎川建忠長子穎川浩和、三子穎川万和及老臣陳清福領軍的「長子派」,對上次子穎川欽和、兩位姊妹與母親頴川千穗組成的「次子派」,並於近年展開激烈的家族千億遺產爭奪戰。其中法院裁定書揭露一項先前並未公開的訊息,晚年住進台北萬華高級養生村的穎川建忠,已於2023年以百歲高齡悄然辭世,不過生前並未留下遺囑,加上龐大的借名股權與交叉持股,讓這波遺產爭奪戰更加複雜。
老董借名登記股票 提告要求返回
據《鏡週刊》報導,有知情人士指出長子派與次子派多年的家族爭產,已從內部攻防升級為跨境法律戰,官司相繼於台灣和日本開打,而下落不明的10家控股股票,成為法律攻防的關鍵戰場。長子派主張,控股股權屬穎川建忠長期規劃的接班布局;不過次子派則主張,父親生前確實以「借名登記」方式將控股股票分散登記在老臣及子女名下,他早在父親仍在世時就已提告,要求返還父親名下,再由6名繼承人依法分配,並指控陳清福等7人涉及農產品交易不實、財報不實及逃漏營業稅3千餘萬元。
穎川建忠過世後,家族紛爭不但未因喪事停歇,反而因遺產分配未果,更趨白熱化。次子穎川欽和主張,父親生前確實以「借名登記」方式將控股股票分散登記在老臣及子女名下,他早在父親仍在世時即提告,要求返還股票。2022年台北地院認定借名登記成立,判陳清福等人應返還大洋僑果等10家控股公司總計447萬股,在穎川建忠過世後,這些股票依法應轉為全體繼承人共同繼承的遺產。
不過當繼承人要求依借名判決要求返還股票時,陳清福及穎川浩和代表的公司竟一致回答「股票不在我們手上」、「沒有保管憑證」,多年來爭產核心證物,10家控股公司的股票竟集體下落不明,使官司進入前所未有的僵局。
據《鏡週刊》調查,事實上這10家控股公司遠非普通的投資工具,而是屬於穎川建忠家族掌控海內外千億事業的核心結構,是青果王國的「中樞神經」,包括大洋僑果、僑果實業、萬果貿易、金元實業、浩祥貿易等公司彼此交叉持股,不僅掌握味王的大量股份,更握有民視母公司「民間投資」的關鍵股權。
沒有股票產權難分割 遺產大戰打到日本
換句話說,只要取得控股公司股權,就能主導味王董事長去留,也能對民視的經營方向發揮影響力。不過由於這些股票並未在上市及上櫃市場交易,因此並無數位化集中保管,仍是以傳統紙本股票方式保存,只要股票不出現,就難以進行產權分割。知情人士向《鏡週刊》透露,「陳清福與長子穎川浩和掌握家族事業實際經營權,多年來採取以靜制動策略,不主動揭露控股股票的真實去向。」
次子穎川欽和據此聲請調查,台北地院6月發函10家控股公司,要求提供股數、保管方式、存放地點、第一銀行中山分行保管箱紀錄、股票號碼及保管憑條等資訊,但10家公司完全不回應,法院8月再次催告,仍無任何答覆,最終11月日裁罰10家公司各2萬元。
目前整起遺產爭奪戰的焦點再度集中到那批「消失的股票」,他們不僅象徵穎川家族千億事業的核心命脈,也是味王和民視未來經營權關鍵所在,一旦股票未現身,穎川建忠家族的遺產就無法順利分割,官司就難以落幕。由於穎川建忠是日本籍,最終遺產分配極可能由日本法院定奪,目前雙方已將主戰場移往日本,被告一方遲遲不讓股票出現,則被視為拖延戰術之一。在日本判決出爐前,這批牽動千億家產的控股公司股票究竟身在何處,恐怕仍是一團難解的謎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