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 27 日召開記者會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之所以會進行該研究,就是以防疫苗無法因應變異病毒、提供全面防護,所以同時投入治療藥物開發,希望透過老藥新用方式讓藥物快速上線應戰,補足疫苗無法涵蓋的範圍。
研究發現 5 款現有藥物及保健品,具有抑制病毒活性效果,分別為抗瘧疾藥物美爾奎寧、抗愛滋病藥物奈非那韋、靈芝多醣體 RF3、全株薄荷及全株紫蘇之萃取物。
其實,在去年疫情擴散初期,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就與翁啟惠院士,整合協調多位研究人員,展開這項藥物篩選任務。當中,包含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化學所、台大藥學系等單位。
團隊先收集市面上 2,855 個被美國食藥局(FDA)批准的人類或動物用藥,也從傳統中草藥典籍中挑選近 200 種具有治療病毒感染療效的藥材,讓團隊於 P3 實驗室對 3,000 件樣品進行抗病毒感染的細胞實驗,進而篩選出具潛力的 15 種藥物。
接著,團隊以敘利亞倉鼠進行動物測試,讓藥物實際與病毒株正面對決,以準確測定抑制病毒的效果。透過倉鼠動物實驗後,證實上述 5 種藥物能有效減少老鼠肺部的病毒量。
團隊成員、中研院研究員洪上程提及本項抗病毒藥物的研發關鍵,就在於阻止病毒複製。
他解釋道,當病毒黏附到宿主細胞表面,藉由胞吞作用進入細胞,會先脫膜、將自己分解,接著再進行複製、蛋白水解、轉譯、轉譯後修飾,組合成一個個新病毒,最後再透過胞吐作用,釋出複製後的新病毒。
一系列的步驟都需要很多不同功能的病毒蛋白參與,若能有效抑制其中一個或二個以上的病毒蛋白活性,譬如蛋白水解酶和 RNA 聚合酶等,將可阻斷病毒複製。
目前,最後精篩出的 5 種藥物已完成細胞和動物實驗驗證,尚缺少人體試驗,不過團隊表明,將持續進行臨床實驗,若將來有廠商能夠技轉、調出適合配方,就有機會作為疫情大爆發、出現緊急狀態時的準備用藥。
目前該研究已申請專利,研究成果也於 15 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