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審世代,不爽就發文?(圖片來源/Pxhere)
即使已經向身邊好友抱怨過,仍無法讓內心忿忿不平的情緒消失,也許是情感問題,對方與自己的價值觀有落差,或是認為對方死不認錯、死性不改,但自己又無法改變對方:又或是因對方是大公司,認為光憑自己的力量,對方不知痛癢,於是選擇上網公審,藉由眾多網友的聲量發聲,不僅讓自己更站得住腳,若公審情況燒的夠大,對方也會被迫出面說明甚至是道歉。
每每看到消費者糾紛事件,許多人的第一個疑問就是:「你不滿意,為什麼當下不告訴店家?」其實這跟我們文化中「以和為貴」的社會價值觀有相當大的關係。
當兩個或是以上的人,對於某項議題無法達成一致的共識時,便會產生衝突。而「以和為貴」說白了就是「不願意面對衝突」,但當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通通是以和為貴時,維持著的其實只有表面上的和平,實際上本身的關係張力卻是非常高。
1970年代,美國學者湯瑪斯(Kenneth W. Thomas)與基爾曼(Ralph H. Kilmann)建立了「湯瑪斯—基爾曼衝突解決模型」(Thomas-Kilmann Conflict Mode Instrument),該測試類似MBTI等性格測試方法,藉由評分量表分為五種不同的衝突模式,而其中的「迴避型」(Avoiding)就是避免涉入衝突的模式類型。
「迴避型」的模式在關心自己及關心他人的層面上,分別屬於「低自我肯定」及「低合作」,其心態會是「反正我的意見不會被重視」、「我想讓自己的情緒冷靜一下」等,而採取迴避型策略的人不喜歡處理衝突,寧願躲避和不理會衝突,也不願意找出解決的方法。雖然迴避型的處理模式看上去只是因為退縮,但有些時候這類型的退縮其實是為了做出更強大的出擊。
那麼,為什麼有些人會經不起衝突呢?這得回到我們的成長過程,因為受到「以和為貴」的文化影響,「衝突」本身對我們而言就變成了一個負面的詞彙,我們為衝突先設了「假設」;「假設」衝突會使我們「傷害人」,或是「假設」我們會因為衝突而「被傷害」,這樣的觀念自然會讓許多人在意識即將產生衝突之前就會選擇逃避,以避免傷害與他人之間的關係。
但親愛的,無論是為了避免衝突而長期不願表達意見,或是事後藉由公審來撻伐對方,都不是有效的溝通解決方法。衝突的發生代表的是每個人對同一事件有不同的看法,不一定等於誰對誰錯,比起當下逃避衝突,練習自在地面對衝突對關係更有幫助。
衝突很難避免,願你我都能從衝突中看見彼此的差異,並讓衝突成為關係成長的助力。
作者: 鄭寧 文章來源:愛心理
更多太報報導
我們的孩子怎麼了?談談新世代的憂鬱現象
職場讓我好過勞、充滿壓力該怎麼辦?精神科醫師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