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在屏東軍演,陸軍裝甲旅與機步旅悍馬車裝載拖式2型反戰車飛彈。路透社
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引發的關稅戰爭,有一大部分是以美軍的實力與美國的核武威攝能力,用美國的安全保障當作籌碼,逼迫美國的盟國就範。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高級研究員投書《日經亞洲》警告說,美國這種只用大棒敲打盟友的行為,如不立刻改變,可能將促成中國侵台成真,美國則無力阻止。
在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負責亞太與中國事務的馬修斯(William Matthews)寫說:「如果美國要抗衡北京對台灣的野心,就必須依賴盟友的支持,但其當前的行為正在嚴重破壞這種支持。美國迫切需要重新思考其外交策略。」
他進一步指出:「如果華府希望繼續通過關稅和利用(安全)依賴關係來重新平衡貿易,且不在乎這些措施如何侵蝕盟友信任,激起盟國民眾的不滿,這在一段時間內或許有效;但這種做法無法維持制衡中國所需的盟友關係,遑論嚇阻中國。」
打贏台海戰爭必須有盟友集體行動馬修斯指出,儘管美軍依舊實力強大,但當前局面顯示美軍已無法自行打贏台海戰爭,必須倚賴日本基地的協助,甚至還需要菲律賓與澳洲的協助。他指出,美國防部據報導向日本與澳洲發出通牒,要日澳明確表態會在台海戰爭中加入美方,就是反映了這個現實局面。
但是,馬修斯也寫說,美方的通牒選在很糟糕的時機:在日本面臨參議院大選前夕,以及澳洲總理艾班尼斯訪問北京修復經貿關係的前夕。美方不在乎這些盟友的國內政治與經貿需求,單方要求保證,美國自己卻不願保證一定會出兵援助台灣,這只會使人覺得美國在提出不切實際的要求。
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實力正在相對下降,因為中國軍力已顯著上升。馬修斯指出,中國解放軍雖然面臨許多挑戰,但已實現現代化改革。中國目前正在試飛至少2款第六代戰鬥機,中國的造船量是美國的230倍,中國擁有世界最龐大的飛彈武庫之一。而中國在台灣周邊的常態性軍演也已顯示,中國能馬上把演習變成真正的對台攻擊。
關稅大棒持續疏離盟國的後果在此情況下,馬修斯呼籲美國必須重新思考與盟友的貿易關係,不能再採取目前的威逼態度,而是必須有棍棒也有紅蘿蔔。他寫說:「當所有的(美國)印太盟友都將中國視為更重要的貿易夥伴,且往往是顯著重要的夥伴時,川普政府的關稅所造成的日漸疏離,對美國毫無幫助。」
持續威逼下,馬修斯指出美國在印太的盟邦會有兩個發展。其一,這些傳統美國盟友將自己掏錢更加強自身國防。這完全符合川普政府當前的目標,讓美國可以減輕負擔。但是,當這些盟國更倚賴自身、更不倚賴美國時,台海發生衝突時,這些國家就會有更為「獨立」的思考,降低與美軍合作的動機。
其二,一旦台海爆發戰爭,美國必須爭取盟邦急速投入支援,而美國製造出的隔閡與民怨,將使這些盟友想參戰也過不了選民這關。例如澳洲,並不像日本一樣直接面對中國的軍事威脅,如果美國繼續只是敲打澳洲,則「民眾對美國的功利主義產生不滿,政府間的信任遭到侵蝕,(澳洲政府)將很難向選民推銷參戰的決定。」
馬修斯警告,如果華府不願轉向更具合作性的外交立場,培養普惠的經貿關係,並對盟友的內部政治有更好的關切與敏感度,後果可能將是災難:隔閡疏離到一個程度,原本美國的盟友,可能開始不再把中國攻占台灣視為顛覆區域均衡的根本性挑戰,而僅認為是中國在鞏固既有的主導地位。美國將失去台海發生戰爭時的盟友,從而失去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