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華爾街日報》28 日才刊登長篇報導,細數歐盟對中國的態度近來轉為強硬,幾天後,歐盟就傳出「捷報」,稱今(30)日有望達成與中國的投資協定。
圖左為法國總統馬克宏、中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為德國總理梅克爾。(圖片來源/左為Foundations World Economic Forum、中為内閣官房内閣広報室、右為Raimond Spekking,皆為 CC Licensed)
《華爾街日報》報導提及,中國在國際間的強勢作風,讓歐洲不斷傳出反彈聲,去(2019)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歐時,就有過令人尷尬的境遇。
報導指出,歐盟曾在一份政策文件裡,直稱中國為「體制競爭對手」(systemic rival),而非夥伴或競爭者,這般作法令駐歐盟的中國外交官大感吃驚,他除了查翻字典,想搞懂「對手」一詞是否有其他含意,還詢問歐盟是否將中國視為敵人。
就連習近平本人也深感好奇,於是他在去年 3 月訪歐之旅中當面「不恥下問」。當時在座者為法國總統馬克宏、德國總理梅克爾與時任歐盟執委會主席榮科(Jean-Claude Juncker)等重量級人物,一同與會的官員回憶,習近平提問時顯得相當不高興。
歐盟的榮科眼見當下氣氛實在緊張,開玩笑表示自己母國盧森堡太小、容不下所有戰犯,因此從未向中國宣戰,一旁的德國總理梅克爾也想打圓場,稱「體制競爭對手」是代表歐洲逐漸意識到,中國的實力與影響力正在增加。
唯有馬克宏丟出直球:「沒錯,你們就是對手。」
《華爾街日報》點出習近平與歐盟進行會談的後續,中方承諾,將來歐洲公司在中國進行貿易和投資,原則上能像中國公司在歐洲一樣。另一方面,法國在幾周後派遣一艘軍艦穿越台海,激怒中國當局,中方指控法國此舉事「非法進入中國領海」。
然而,隨著時間流逝,中國沒有放鬆與歐盟的貿易往來,雙方談判陷入僵局,中國更威脅要採新措施懲罰歐洲,因其冒犯了中國人民。
除此之外,該篇報導提及中方對捷克官員的友台行為感到不滿,中國駐捷克大使張建敏還為此致電給捷克官員,其中有位官員乾脆把話筒放在桌上,不理會中方的抱怨;再加上英國與法國擔憂中國電信設備會威脅國安,便禁用中國華為的 5G 設備;而《港區國安法》通過後,歐盟內制裁中國的聲浪漸大,都顯示歐盟對中態度轉變。
報導話鋒一轉,表示歐盟反歸反,但礙於中國經濟實力強大,依舊期待中方能資助其基礎建設,或提供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苗,更努力推動歐中投資協定(EU-China Comprehensive Agreement on Investment)的談判,報導引述歐洲官員說法,稱德總理梅克爾一向致力與中國往來。
歐盟與中國的投資自 2014 年起談判,期間歷經近 30 次磋商,近日有了重大進展。
根據外媒《路透》報導,歐中將於 30 日當地時間下午 1 時(台北時間晚間 8 時)舉行視訊會議,準備宣布簽署投資協定。儘管最終版本仍未定案,但雙方已達成政治層面的共識。
該項協定對雙方都有利,對歐盟而言,將讓歐盟國家的公司進入中國市場時更有保障、改善與中企的競爭條件;對中國而言,協定能提高中國的地緣政治地位,降低歐盟對中國資金的戒心,往後還能進一步要求展開歐中自由貿易協定談判。
目前,中國是歐盟第二大貿易夥伴(僅次於美國),雙方的貿易額每天高達 10 億歐元(約新台幣 345 億)。
此前,德國今年 7 月接下歐盟輪值主席國後,便多次督促儘快完成協定作業。
資料來源:
《華爾街日報》:Pushback on Xi’s Vision for China Spreads Beyond U.S.
《路透》:EU-China investment deal likely this week: officials
《衛報》:China and EU poised to sign long-delayed investment deal
更多太報報導
不想被隔離,瑞士滑雪勝地的 200 個英國人已摸黑跑路!瑞士人與英國人看法兩極
「再過一百年,我們還是會看到中國人爬進好市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