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的議題近來常被稱之為「國安問題」,各地方政府也紛紛祭出提昇生育率的方法。而最近首善之都的市長表示「只要結婚,就會生了」認為結婚補助比生育補助有效,我覺得這種把婚姻和生育綁架在一起的思維,完全是一廂情願,林穎孟議員也提出數據反駁,台灣的粗結婚率比鄰近的日韓來得高,生育率卻反而較低。衛福部的統計數據也顯示出台灣女性結婚意願越來越低,但生小孩的意願卻反而提高。
本文作者認為,提高生育率沒有特效藥,而是一步一步的去改變。(圖片來源/Unsplash)
若要從「源頭」補救,我認為更有效的方式是讓爸爸至少有兩週的「產假」。
因為現行制度下,爸爸的陪產假只有五天,而且並非從生產完開始計算。所以若產婦待產時間較長或選擇剖腹產,常常媽媽出院先生就得上工,在門診甚至也有媽媽要求週六早上催生,就是希望可以利用到週休,增加先生陪伴的時間。
但是,「生產」真的不是生完就「沒事了」!就算現在大部分的媽媽選擇在月子中心休養,有護理師協助育兒、擠奶,但因媽媽傷口疼痛、大小便、起身行動皆需人協助、惡露量斷續得要更頻繁換產褥墊,又有脹奶疼痛等大小狀況需要處理,少了一雙手,就是讓媽媽更加手忙腳亂!受到產後賀爾蒙波動的影響,也有媽媽和我說,很害怕一個人在月子中心、心裡悶又慌,偏偏先生的工作又走不開,都快憂鬱症了!
另外若選擇回長輩家坐月子,若分處不同城市,爸爸很可能一週只見到太太和小孩一次,反過來說,少了先生居中協調潤滑,婆媳之間育嬰、坐月子習俗的意見不合更可能一觸即發。
如果爸爸有產假,至少可在產後最辛苦的兩週,二十四小時陪著太太。另外我認為隨著大家晚生,還有一種狀況會來越來常發生,就是家中長輩已年邁無體力幫下一代坐月子,但月子中心的價格又太高超出負荷,對難以負擔的家庭來說,若有足夠的產假,也能讓先生來準備營養均衡的餐點、熟悉育兒大小事,利用自己的產假幫太太坐月子。
除了陪伴太太以外,產假的另一個目的是學習各種育兒知識,適應新生命的加入。但在過去沒有假期的狀況下。很多新手爸爸反應「不是不願意學,而是一開始就落後了」。白天要上班,很多新生兒的相關課程根本無法參與,沒時間和孩子培養默契,下班後面對陌生的新生命,趕鴨子上架,怎麼做怎麼錯,很容易引爆夫妻間的口角,甚至萌生我就爛、乾脆丟給太太的負面心態!
如果爸爸有產假,不再蠟燭兩頭燒,可以給予太太完整的陪伴,勢必可減輕夫妻間的口角,也可緩解產後太太憂鬱、焦躁的情緒。
更重要的是,我認為爸爸的產假也要比照媽媽的產假,領全薪。因為當新生命降臨時,家庭的經濟負擔更重,社會目前對男性養家活口的期待又較高,若不是全薪假,就會造成「看得到不敢吃」的窘境。
另外,我相信,爸爸的產假同時具有指標性的意義,因為生育本來就是一家人的事,不只媽媽,爸爸同樣面臨人生巨變,需要停下腳步全心全意的和伴侶一起走完這個過渡期。
想得遠一點,如果社會上已經習慣,當新生命誕生時,不分性別都需要產假,或許也能減少企業在錄取未生育女性的歧視、提高後續爸爸請育嬰假的比例。
要提高生育率絕對沒有特效藥,而是一步一步的去改變,我認為與其把壓力轉嫁給未婚、不生的女性,倒不如把注意力放在新手爸媽身上,真正的看到他們的需求,解決迫切的問題,打造更平權友善的育兒環境,才是提高生育率的關鍵第一步!
大家支持爸爸有產假嗎?還是,妳生產的國家爸爸也有產假呢?
作者:烏烏醫師,文章出處:Facebook。
(本文獲作者授權刊登,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
更多太報報導
內湖保母「全身壓童」哄睡致死!法院今宣判、父母淚訴:孩子是危險托育體制犧牲者
「對方有經過你同意嗎?」每次看到檢討性侵受害者,總想起婦科門診那位發抖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