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動物園為了推動蛋農轉型友善飼養,在兒童動物區新設立符合動物福祉的「快樂雞莊」,讓雞隻可以在平地奔跑、有棲架可以上上下下,作為教育展示的場域,讓民眾消費時更願意選購友善生產雞蛋。
園方今天(3/22)指出,雞蛋是常見的食材,也是攝取蛋白質的最佳營養來源。根據行政院農委會統計,台灣近9成的蛋雞飼養模式是採用籠飼,這類型集約式飼養模式,每單位面積能高效運用也方便現場管理,但相對雞隻的活動也被高度限制,歐盟率先於2012年起禁止以「格子籠」方式飼養蛋雞,各國也陸續響應。
園方表示,快樂雞莊這種「平飼」的環境,參考農委會公布的〈雞蛋友善生產系統定義與指南〉,並向國內符合雞蛋友善生產的牧場請益,建構讓雞隻可以在平地上奔跑、有棲架能自由上上下下,隱蔽的產蛋環境等等。另外在室內欄舍的地面,大量鋪設由米糠組成的發酵墊料,能夠抑制細菌繁殖、消除異味之外,還能讓雞隻展現沙浴的自然行為,生產模式成本相對較高,但是另一種對蛋雞更友善、具動物福利的飼養模式。
園方表示,「快樂雞莊」將在3/26星期日上午10點30分落成啟用,飼養的龍門 (LOHMAN)蛋雞目前約100日齡,預計再過2個月的時間雞隻就會陸續產蛋。未來所有在此區生產的雞蛋,都將收集後送到台北市立動物園的中央廚房,經過清洗並蒸熟後再配送到各個館區讓動物們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