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走一條不一樣的路!靠漁而生的友善養殖

    2019-12-02 11:41 / 作者 洪采姍

    1月裡寒流來襲,冬季海風咻咻吹,這裡是台南七股,台灣最西邊的水產養殖區。一透早天未光,黃芬香生態養殖場卻十分熱鬧,一群參加生態體驗的年輕人早早穿上青蛙裝、打著赤腳,準備下水摸蛤仔兼洗褲了,冷到吱吱叫的有趣體驗卻也暗暗透露著養殖工作的辛酸。


    黃芬香一家不畏辛苦,用心投入生態養殖。由左而右為黃芬香、小兒子柯睿品、先生柯昭綺、大兒子柯睿垚。

    看書養出不用藥的好滋味

    出生於1955年的黃芬香投入水產養殖已30餘年,目前主要以養殖石斑魚、黑金文蛤、白蝦、赤鰭笛鯛等水產為主。因為好奇、貪新鮮的個性,1985年以後,她利用七股一帶家中閒置的魚塭開始自己養魚,對於養殖沒有任何經驗、一竅不通的她,剛開始只要魚隻一生病或寄生蟲感染時,就一昧地聽從配藥員投藥,但她發現每次用藥後,水池必須花更久的時間才能恢復乾淨狀態。



    「以前什麼都不懂,配藥的營業員給什麼藥我就投什麼,後來我覺得不對,開始去看書、照書養,只要魚生病了,就拿顯微鏡來看,對照書本,看到底是什麼病害。」黃芬香意識到唯有降低病蟲害機率才能停止藥物汙染的惡性循環,於是花了整整10年慢慢摸索、嘗試出一條友善養殖之路。



    除了學會正確投藥,黃芬香也開始從養殖池密度、餌料、用藥頻率等方面調整。一般養殖放養密度高,以水產養殖興盛的屏東地區為例,1分地池子放了1萬隻魚苗,魚擠魚的養殖環境,細菌、寄生蟲就容易出現並擴散,但是投藥後又汙染水質,這樣的惡性循環下魚隻品質更差。



    而黃芬香的養殖密度只有1/10,亦即近10分地水池約只放8千隻魚苗,讓每隻魚都有充足的活動空間。魚隻健康、水質乾淨,加上餵養新鮮的生餌,如今已有20年未曾用藥。

    黃芬香以外銷歐盟不符規格,漁家俗稱大頭雜的小魚餵養石斑魚,雖然生餌料處理費工、成本亦高,但魚相對健康,肉質等條件較佳。

    因材施教的生態活動

    良善的低密度生態養殖,讓許多學校、團體慕名前來。2009年,高雄餐旅大學主動聯繫黃芬香,於是,她開始規畫第一個生態體驗活動,而後近10年陸續舉辦,不曾間斷。對一個養殖業者而言,體驗活動是吃力不討好的事,但黃芬香希望透過這類活動,能讓台灣人了解當地產業、正確養殖觀念,更希望和大家分享:「各行各業都有專業之處,要懂得尊重自己的職業,然後認真去做才最重要。」



    台灣主要水產養殖區域多半集中屏東、高雄永安、台南七股等地區。其中,七股以純海水養殖為主,因海埔新生地的地理優勢,魚塭多半利用自然的潮汐差進行換水,節能不用電、不抽地下水。這區一帶養殖大多是以文蛤與虱目魚混養,虱目魚又可作為工作魚,幫忙清除水裡的藻類,穩定水質,是相對友善環境的養殖方式。



    生態體驗活動對象泰半是專科院校學生、環保志工、企業團體等,黃芬香會依據參訪團隊的屬性調整活動內容。例如對象為餐飲系學生時,會著重食材選擇的正確態度,包括像午仔魚這類魚種容易遭受細菌入侵,一般坊間為維持健康,抗生素的濫用問題須小心留意;石斑魚則因為養殖密度高較易有寄生蟲,所以可能需要更多藥物控制。



    為避免這類問題,黃芬香表示,除了降低密度,水池裡石斑魚約2、3百隻,保持水質乾淨也很重要。夏季由於藻類茂盛,魚塭每天至少換水一次,維持魚隻健康,自然毋須用藥。此外,食材生產的外在環境也需要一併考量,這裡的魚塭周遭完全不施用除草劑,倘若施用藥劑即便不直接噴灑魚池,但農藥的殘留會經過雨水溶出作用汙染水池,甚至進到食物鏈中危害食用者。



    所以每次大雨過後,她總得出動3個人力進行魚塭周邊的除草工作,雖然增加不少成本,但這樣的養殖環境才能永續運用。黃芬香表示,對於一個將來須烹煮食物給別人吃的廚師而言,不能只膚淺地以外觀、成本作為選擇標準,更要仔細思考食材背後的整個生產過程,如此一來,才能有所覺知地選擇好食材。

    體驗摸文蛤前,工作人員率先示範動作與眉角,腰部以下幾乎浸泡於水中,兩手深入沙土裡,而採收到的蛤蜊會以籃子裝起,並置於池中吐沙,現場烹煮享用。

    體驗漁人生活

    除了介紹魚塭環境與養殖生態,最讓參與者感到新鮮有趣的莫過於下水體驗摸蛤仔、抓蝦,「很多人都玩到不想回家!」黃芬香苦笑地說著。一般坊間因養殖密度高,優養化現象嚴重導致水質混濁、產生臭味,即使是走在魚塭邊就已令人卻步。



    而多數參與摸蛤仔的生態體驗者第一句話常是:「哇!這裡好乾淨,一點都不像魚塭。」因為低密度,不用藥、加上以生餌餵食,黃芬香的魚塭腳下踏的、手裡摸的沙土既柔軟又乾淨,水色及味道也都充滿新鮮健康的海味,也難怪讓體驗者們玩到意猶未盡、流連忘返。

    2019年1月,地球公民基金會舉辦兩天一夜的生態培力營,青年朋友至黃芬香生態養殖場參訪,不畏寒流來襲仍下水體驗摸文蛤。(照片提供/地球公民基金會)

    其實,養殖業者通常清晨4、5點就得開始一天的工作,巡視魚塭觀察水色、投放生餌料[備註] 、接著餵魚、抓魚、撈蝦離土、摸文蛤等,不似體驗活動的新奇、好玩。養殖工作各有專業技術,比如文蛤採收時,須避免陽光照射、留意水溫,溫度過高捕撈文蛤會造成死亡,通常漁工都得清晨時分快速進行。



    再者,還得要有一雙靈巧的手,海水裡生物百百款,許多薄殼、尖刺的貝螺類,如果手勢不對,可能就被刺傷、割傷。至於龍膽石斑這類大魚,不適合用魚網,一定要從後面尾巴抱起,不可從前面容易被咬傷。其他較小魚種,通常以魚網撈起後由人工進行分級,手勢大抵從魚下方、靠近肚子處撈,以防被魚鰭刺傷。

    魚塭飽受外來種河殼菜蛤侵襲,菜蛤隨海流進到魚塭,因尚無天敵、繁衍速度快,會與蛤蜊搶食養分,且殼薄易於採收蛤蜊時刺傷手,讓黃芬香頭痛不已。因秉持不用藥原則,目前僅能於下魚苗及採收前以人工方式撈除,曝曬使其死亡。

    耐著寂寞,傳達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

    放眼望去,一池又一池偌大的魚塭,工人寥寥無幾,更不用說有左鄰右舍相伴,終於明白黃芬香受訪一開始說的這句話:「做這一行要耐得住寂寞。」尤其是走在一條與別人不一樣的友善道路,更是辛苦!從當初20公頃魚塭,到如今成長一倍至40公頃,魚池數量增加,黃芬香卻一點也不貪養,始終秉持無為而治、順其自然的養殖心態,成功養出乾淨、好吃又健康的魚。



    一路走來跌跌撞撞,養殖業看天吃飯的宿命,每年收成沒人說得準。加上近年氣候變遷,強降雨越發頻繁,水池鹽度不穩,許多地區的魚塭皆先後遭殃,所幸她的魚塭深度超過2.5公尺以上,加上純海水的先天優勢,即使強降雨,水池鹽度仍能維持最低2.5度,使水中生物穩定生長。



    「養殖是一種勞力及壓力兼具的苦,不是大家想像中丟丟魚餌就好。」而這也是最初她願意舉辦體驗活動的動機,讓消費者了解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也讓人得以窺見養殖漁人酸甜苦辣的工作輪廓。

    魚塭周邊處處可見馬鞍藤,這類植物於高鹽分地帶生存,可護土、鞏固魚塭。

    漁人們合作將燕鲳搬離養殖池,正點數數量記錄漁獲,以利後續販售。



     

    食當季、吃在地的漁產知識


    黃芬香透過現場講解與烹煮料理,帶入「食當季、吃在地」的飲食概念。以文蛤為例,每年4、5月季節變換時期,氣候變化、水溫環境的突然改變,易使文蛤不易生長;而冬天溫度低、水中藻類穩定,文蛤亦較夏季肥美好吃。另外,吳郭魚跟虱目魚在5、6月梅雨季過後,肉質與香氣最美味;石斑魚則是過冬前,因身體累積大量脂肪、膠質充沛,風味與口感最佳,春天的石斑魚相對不那麼肥美。


    本文出處:《綠主張》



    洪采姍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