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高階核廢料最終處置 芬蘭花50年贏得民眾信任確定地點

    2023-08-19 21:32 / 作者 中央社
    核廢料的處理,是難解的議題。原能會提供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之前拋出核廢處理可借鏡歐美技術「打入地下」,芬蘭明年起將以膠囊方式將核廢料儲存於地底,但最終處置之路在開放民眾參與、贏得信任後才豁然開朗,走了50年之久。

    芬蘭從1970年代開始研究核廢料處置問題,歷時半世紀。位於芬蘭西部奧爾基洛托島(Olkiluoto)的最終處置場安克羅(Onkalo),於2004年動工,明年啟動後,將是世界上首座高階核廢料處置場。

    目前核能發電所產生的廢料處理一般是先以循環海水冷卻,然後採混凝土封存乾式貯存,搭配長期監測,確保安全。乾式貯存的年限大約一、兩百年,而高階核廢料部分核種的半衰期可達數萬年以上,因此無法完全解決核廢料問題。

    芬蘭安克羅處理場採用瑞典SKB公司研發的KBS-3技術,以多重障蔽方式,將用過核燃料先用鑄鐵包覆,再以純銅包裹成膠囊狀,防止核廢料因為地殼運動毀壞或遭地下水腐蝕;之後再用澎潤土包裹,防止地下水侵入,也作為地層運動的緩衝;最後再將這樣的「膠囊」輸送到地底430公尺深的處理站,打進儲存洞中封存。

    這些儲存洞隧道的處置母岩,是超過18億年的古老穩定花崗岩層,讓安克羅高階核廢料處理場更加安全。

    為了不把有害的核廢料留給未來的世代,芬蘭從1970年代開始採用核能發電時也展開研究,試圖找出可以對高階核廢料最終處置的方法。

    根據芬蘭的法律規定,核廢料的處理為核電公司的責任,核電公司也必須自行負擔費用處置核廢料。因此芬蘭兩間核電公司TVO(民營,持股60%)、Fortum(國營,持股40%)在1995年共同出資成立Posiva公司,專門研究如何安全且負責的處置用過的核燃料。

    1980年代核電公司TVO開始選址時,採用從上而下、不開放民眾參與的方法,遭到當地社群強烈抗議,後來改用與當地社群更多互動、讓居民參與的方式後,才慢慢取得信任,進而得到當地社群許可,建造核廢料處置場。

    芬蘭人對科技、專家、政府的信任足夠,因此許可建造後,當地居民便將專業議題交付給專家與政府處理,對於核廢料處置場也多持正面態度。

    去年9月歐洲最大的核機組安克羅3號反應爐啟用後,芬蘭有40%的電力來自核能發電,雖然社會上對核電的質疑與疑慮沒有消失,但核能無疑已成為芬蘭重要的電力來源。
    中央社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