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誤食「非洲豬瘟食物」會生病嗎? 食藥署、農業部解答

    2025-10-27 14:14 / 作者 綜合中心
    行政院院23日透過記者會說明非洲豬瘟不會傳人。行政院提供
    台中梧棲一間養豬場確診非洲豬瘟,由於從出現疫情到確診中間有16天空檔,不少民眾擔憂吃到病死豬會讓疫情擴散,網路上甚至流傳「最近不要吃豬肉」的傳言。對此,衛福部食藥署闢謠,非洲豬瘟非人畜共通傳染病,不會傳人,只要民眾購買市售合格豬肉,就可放心食用。

    食藥署說明,非洲豬瘟病毒不耐高溫,據研究,烹煮時以56℃持續70分鐘,加熱60℃持續20分鐘,或加熱70℃後病毒立即不活化。

    若誤食非洲豬瘟食品會有什麼反應?農業部則解釋,人體胃酸pH值介於1.5到3.5,已經超過非洲豬瘟病毒的酸鹼耐受度,因此病毒在胃酸與消化道酵素中被殺死。此外,非洲豬瘟病毒無法在人體內複製存活,人類糞便很難檢出病毒檢體。

    食藥署強調,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通傳染病,非洲豬瘟病毒不會傳染人類,只要民眾購買來源清楚,有合格標章的豬肉製品,即可安心食用。食藥署進一步解釋,屠宰場都有駐場獸醫師把關,每一隻豬都歷經屠檢程序,合格才可以出場。

    農業部則補充,非洲豬瘟有多種傳播途徑,如廚餘、載運染病豬隻與廚餘等車輛,以及壁蝨、豬隻分泌物與排泄物,以及肉類製品與相關人員衣鞋,因此實施嚴格防堵十分重要。

    食藥署亦提醒,業者不得刻意使用染病豬隻,或病死豬等變質肉品,若經查發現,將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處新臺幣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鍰,同時還要面臨歇業、停業等處罰。

    環境部環境管理署副署長林左祥呼籲民眾減少廚餘產生,遵守「吃多少煮多少、吃多少點多少」原則,環保單位提供廚餘去化的管道,廚餘皆送到指定地點,清運體系維持正常運作機制。


    綜合中心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