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健保資料「退出權」今上路!民眾可申請個資保密 不供外界使用

    2025-08-12 14:21 / 作者 游騰傑
    健保署長石崇良。游騰傑攝
    健保上路30年擁有龐大就醫資料庫,過去經常提供學術單位進行研究。但憲法法庭於2022年裁定,必須賦予民眾「退出權」,可主動要求不提供個人醫療資料給任何單位做二次利用。今(12)日期限到期,健保署宣布,即日起民眾可透過臨櫃或「健保快易通APP」申請行使退出權,自由選擇是否提供四種的個人資料供學術研究。

    憲法法庭曾於2022年宣判必須給予民眾「退出權」,期限為今年的8月12日,不過立法院尚未完成《全民健康保險資料管理條例》修法,目前正交付黨團協商中,健保署因此今日宣布率先以過渡法規「全民健康保險資料研究利用與停止利用申請作業及管理要點」,提供民眾申請停止資料目的外利用的作業依據。

    健保署表示,憲法法庭對健保資料的運用價值給予肯定,審認其為增進公共利益的必要手段,而回顧過往,學研單位運用健保資料在學術研究、公共衛生及政策評估等多方面,於國內外期刊發表逾九千餘篇論文,並培育國內許多博碩士學子取得學位。

    健保署指出,然而為回應民眾對資料自主權的重視,健保署在立法院審議《全民健康保險資料管理條例》草案完成立法前,參考前開法案立法重點先行公告「全民健康保險資料研究利用與停止利用申請作業及管理要點」,作為提供民眾申請停止資料目的外利用之作業依據。

    健保署企劃組組長游慧真表示,即日起,民眾可透過臨櫃辦理,或使用「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健康存摺APP」線上申請行使退出權,自由選擇是否提供以下四類健保資料作學術研究使用,包含承保資料(加退保)、 門住診就醫及用藥紀錄、醫療影像及病理報告、檢驗檢查報告等。

    游慧真說,民眾一旦申請停止利用,在申請後5個工作日,即可查詢結果,如果是在上半月申請就會當月20日生效;下半月申請者就次月的5日生效,申請獲核准後不溯及既往,民眾可以清楚看到核准生效日期。

    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學研單位運用健保資料在學術研究、公共衛生及政策評估等方面,於國內外期刊發表逾9千餘篇論文,並培育國內許多博碩士學子取得學位,其實是有很大的貢獻,對於國內醫療學術發展有所幫助,但若民眾多選擇退出,不再提供個人資料,確實會點擔心會影響國內醫學的進步。

    石崇良強調,健保資料僅以提供促進學術研究及公共利益目的為限,採取相關五項規定,確保民眾個資隱私,包含「應通過研究倫理委員會(IRB)及主管機關審查」、「須在指定地點、獨立資料儲存及運算機台操作」、「個人資料經去識別化處理」、「稀少個案資料不開放使用」、「僅可攜出統計結果,不得擅自攜出未經審查同意之資料」。
    游騰傑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