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福利部長邱泰源今(20日)出席慈濟新書發表會時表示,政府將推動「長照3.0」,以「健康促進」、「在地老化」、「安寧善終」三大願景為核心,全面提升長照服務,讓台灣成為國際長照典範。游騰傑攝
2025年台灣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長照議題成為政府施政重點。衛生福利部長邱泰源今(20日)出席慈濟新書發表會時表示,政府將推動「長照3.0」,以「健康促進」、「在地老化」、「安寧善終」三大願景為核心,全面提升長照服務,讓台灣成為國際長照典範。
慈濟出版的新書《長照新政策的未來展望——落實健康台灣大策略》,邀請多位長照政策重要推手共襄盛舉,包括現任衛福部長邱泰源、前部長陳時中與蔣丙煌,共同探討台灣長照政策的未來發展。
邱泰源表示,台灣長照2.0實施8年來,已建立良好的社區照護基礎,未來長照3.0將進一步整合醫療與長照資源,提升機構經營品質,確保高齡者及家庭需求獲得更妥善照顧。他強調,智慧醫療將融入長照體系,並將參考專家學者的政策建議,讓長照規劃更加完善。
邱泰源指出,醫療與長照結合的重點將著墨在提高醫療品質、降低失能程度,透過減少病患失能狀況,進而減輕長照工作,也會從醫院PAC轉向社區PAC,重視急性照顧後的社區照顧接軌,也參考日本過去經驗,建立以人為中心的社區整合型照護體系,結合醫療、長照、社福、社會安全。
前衛福部長蔣丙煌則指出,少子化導致長照人力短缺,當前長照體系高度依賴外籍勞工,但數量仍然不足,未來可透過科技發展,如機器人與人工智慧輔助照護,以減輕人力壓力。
蔣丙煌提到,目前長照預算約800多億元,服務約80萬名長照需求者,平均每人每年獲得約10萬元補助,相當於每月不到1萬元,顯示長照經費仍有提升空間,期待未來政策持續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