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諾羅病毒,應養成如廁後、進食前洗手習慣。示意圖,花蓮縣衛生局提供
諾羅病毒肆虐,疾管署統計,上週腹瀉門急診就診30萬2644人次,為近10年同期最高,且全台近4週共接獲398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為近5年同期最高,其中以檢出諾羅病毒為多。小兒科醫師王韋力指出,諾羅患者吐一次就有幾千萬隻病毒在飛沫與嘔吐物中,只要有100隻就能讓人致病,堪稱「魔王級」病毒。
王韋力昨(2/12)在臉書提到,除了流感疫情,最近還有一隻也是魔王級的病毒「諾羅病毒」,只要100隻諾羅病毒就會讓人生病,然後嘔吐一次,飛沫及嘔吐物中就含有幾千萬隻病毒,真的很可怕,他幾年前得過諾羅,一週就瘦了3公斤。
疾管署前天(2/11)表示,春節後全國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呈上升趨勢,上週腹瀉門急診就診30萬2644人次,為近10年同期最高,此外,全國近4週共接獲 398 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亦為近5年同期最高,以檢出諾羅病毒為多。
疾管署指出,諾羅病毒傳染力強,潛伏期約10至50小時,患者可能因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飲水、與病人接觸而感染,常造成校園、餐飲旅宿場所等大規模群聚事件。腸胃炎主要症狀為噁心、嘔吐、腹瀉、腹絞痛、發燒等,症狀可持續1至10天,病程長短取決於所感染的病原種類及個人的免疫力,小於5歲的幼兒、老人及免疫力較差者症狀會較嚴重。
疾管署呼籲民眾,如廁後、進食或備餐前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並注意食物貯存或調理過程應符合衛生條件、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食物澈底煮熟再食用(尤其是蚵、貝類等帶殼水產),以預防腸胃炎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