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大S流感併發肺炎猝逝 醫師:留意「三症狀」是流感非感冒

    2025-02-03 14:50 / 作者 游騰傑
    園八德李淵順小兒科診所主治醫師蔡昕育解釋,流感並不是「最近最流行的感冒」,若出現數日高燒、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性症狀就要警覺是否是流感。好食課提供
    知名女星大S(徐熙媛)在今年新年期間與家人一同赴日本旅遊,不幸因流感併發肺炎猝逝,享年48歲,但流感及感冒差在哪?桃園八德李淵順小兒科診所主治醫師蔡昕育解釋,流感並不是「最近最流行的感冒」,若出現數日高燒、肌肉痠痛乏力等全身性症狀,就要警覺是否是流感。

    蔡昕育指出,流感及感冒都可能有呼吸道症狀,例如流鼻水或鼻塞、喉嚨痛和咳嗽。但流感通常會引起高燒,伴隨明顯的全身肌肉和關節疼痛、劇烈頭痛;而感冒則較少發燒,以呼吸道症狀為主,而且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主要是A型和B型流感病毒;感冒則主要由鼻病毒引起,也可能由其他病毒(如冠狀病毒、腺病毒)引發,引起感冒的病毒種類多達200種以上。

    蔡昕育進一步表示,流感症狀來得迅速且嚴重,通常持續1-2週,比感冒更容易引起併發症,特別是在兒童、老人和免疫力較低的族群中。感冒的症狀則較輕微,可能只持續幾天。兩者的傳播途徑相似,通常是通過飛沫傳播(如咳嗽、打噴嚏)或接觸受污染的物體(如門把手)。

    蔡昕育強調,每年接種流感疫苗能顯著降低感染流感的風險,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即使感染了,症狀通常也會比較輕微。由於流感病毒會變異,流感疫苗會根據流行病毒株進行更新,因此需要每年接種。

    另外,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也可以降低感染風險,例如勤洗手、避免觸摸臉部、注意咳嗽禮儀及生病戴口罩等等。規律運動、均衡飲食和充足睡眠,也有助於提升免疫力。

    蔡昕育也提醒,穿暖一點有助於防寒,可以減少免疫力因為氣溫變化下降:多喝水有助於保持黏膜濕潤,有助於抵禦病毒和細菌的入侵,也可以幫助免疫系統和身體機能運作更好,但兩者都無法直接預防流感病毒的感染。必須注意喝太熱的水會增加食道受傷的機會,所以水溫不要太高。

    至於流感是什麼?流感是流感病毒造成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有A-D型四種,台灣主要流行型別為A型(H1N1、H3N2)以及B型,好發於每年秋冬(11月至隔年3月),但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需要注意的是,流感與一般感冒不是同種病毒造成的,因此流感並不是「最近最流行的感冒」。

    流感傳染力強且傳播範圍廣,容易在人潮群聚處散播,主要傳播途徑包括飛沫及接觸兩種。若身處空氣不流通的密閉空間會大幅提升病毒傳播的風險。

    如何得知自己得流感?蔡昕育表示,流感和一般感冒都會發生上呼吸道症狀,差別在於流感發病較突然,會出現數日高燒、肌肉痠痛乏力等全身性症狀。而一般感冒僅會出現呼吸道症狀。疾管署提醒,若出現「一燒(持續高燒 2 天以上)」、 「二痛(頭痛、明顯肌肉痠痛)」、「三疲倦」,就要警覺可能是流感。
    游騰傑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