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4成2幼教曾遭濫訴8成「想離職」 全教總憂親師信任崩盤:未來沒人敢教

    2025-05-16 17:58 / 作者 陳怡穎
    全教總5/16召開「幼教輔導管教系統的三輸局面」記者會。全教總提供
    為了保障幼童權益,教育部自112年起推動實施「幼教輔導管教與通報裁罰系統」,至今已屆兩年,卻激起教育第一線反彈。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全教總)今(5/16)日召開記者會指出,系統實施後造成教保人員士氣低落、人力加速流失,嚴重損害親師信任與教育品質,甚至形同「把幼兒園變成法庭」。

    全教總今年2月曾針對教保現場實施問卷調查,回收1171份問卷中,有高達42%的教保人員坦言曾被「無端申訴與調查」。其中82%的人認為政策嚴重破壞親師信任,約7成自認教育方式變得更加消極、8成認為教育品質受損,更有8成坦言「想離職」或留任意願降低。

    全教總今在記者會揭露5件真實投訴案例,包括孩子圖畫畫得太差、被家長投訴不認真教學、孩子長濕疹自行抓傷、就連幼兒爬上櫃子被制止等情節,竟都成為家長投訴理由;甚至有教師遭投訴未「妥善教導孩子收玩具」,導致被查辦。這些離譜情節,讓現場教師叫苦連天。

    全教總認為,現行「幼教輔導管教與通報裁罰系統」過於偏向家長,忽略教師權益,使教育現場處於對立狀態,親師信任關係逐漸瓦解,家長過度干預、頻繁投訴,都讓教師們無法再專注於教育本質,導致教育品質下降;政策不友善、社會對教保人員的不信任,讓許多教師的專業能力遭到忽視,因此逐漸失去熱忱,進而加劇教保人才流失,不利於教育體系得長期過程與發展。

    根據教育部資料,每年約4200人取得教保員資格,卻僅有2000人實際進入職場,顯示近半數人寧願放棄教職,反映制度氛圍令人卻步,有一半的人取得教育資格後卻不願留任,教保人力荒雪上加霜,「未來不是幼兒園學位不夠,而是沒人肯教小孩」。

    侯俊良認為,教育部應該要在當前的幼兒輔導管教辦法與通報機制當中,擬定相對應能保護正常教保人員的規定與機制,才可能在這波幼教逃亡潮當中,留住一些人才;否則,照目前這樣的趨勢發展,不單純只是幼托現場的人力荒,更會使整個幼教的親師關係與教育品質逐漸惡化,「學校不是法庭,老師不是被告。」

    全教總呼籲教育部,應在現行裁罰機制中納入保護教師專業的條文,明確區分正常管教與違規行為,建立親師互信基礎,否則只會持續惡化現場環境,最終犧牲的將是學童的受教權。
    陳怡穎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