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吹起一股使用「退職代行」的風潮。翻攝紀伊國際書店、PAKUTASO
「終身雇用」是日本特有的勞動雇用制度,不過近年日本卻吹起一股使用「退職代行」的風潮。所謂的「退職代行」即是「離職代理人」,能代替勞動者本人,由律師或離職代理業者等第三人,向職場傳達離職的意願。只要支付大約2萬至5萬日圓(約4千元至1萬元台幣),勞動者就能以各種理由從難以辭職的職場順利離開。
支付台幣6千元 就能掌控自己的生活律師小澤亞季子表示「在日本,換工作是一項重大的挑戰,需要巨大的勇氣」。美聯社
根據美聯社報導,總部設在東京的TRK公司負責人長谷川義人 (Yoshihito Hasekawa) 表示,TRK公司從2020年開始提供的「Guardian」服務,幫助各種人(多為20至30歲)擺脫他們想辭去的工作。服務的客群十分多元,包括神社、牙醫診所、律師事務所,以及便利商店和餐廳的員工。
報導指出,Guardian的服務收費為2萬9800日圓(約6400元台幣),其中包括3個月的會員資格,他們將代表員工參與日本的談判過程。
Guardian的客戶大部分來自雇傭日本人最多的中小型企業,有時在大公司工作的員工也會來尋求幫助。在許多情況下,老闆對事情的運作方式有很大的發言權,有時會拒絕讓員工離開,特別是日本長期勞動力短缺,許多地方本來就人手不足。
雖然基本上,日本的法律有保障員工辭職的權利,但已習慣舊式制度的雇主,無法接受他們培育的員工離職。
報導指出,日本文化因循守舊,職場壓力非常大,員工們不希望被視為麻煩製造者,不願意質疑權威且害怕發聲。另外,他們也擔心辭職後可能會被騷擾,也有些人擔心家人或朋友的看法。
一名網名叫Twichan的年輕人,找上了Guardian協助他處理離職問題。報導指出,Twichan是在銷售業績被批評後,變得非常沮喪,甚至想過了結生命,不過在尋求Guardian後,45分鐘內便完成辭職了。
另一名Guardian的客戶Taku Yamazaki,其曾在一間大型IT供應商的子公司工作,他表示因為工作表現不錯,所以離職會很複雜且耗時,他表示「我對即將離開的公司懷有感激之情,但我也想趕快轉換心情向前邁進」。
律師
小澤亞季子的律師事務所,也提供類似服務。小澤亞季子過去曾著過「
退職代行」一書,她表示「在日本,換工作是一項重大的挑戰,需要巨大的勇氣」。另外,她也表示,有鑒於日本人力短缺,尋找和培訓接替者非常困難,因此老闆有時會在有員工想辭職時勃然大怒。
不過,小澤亞季子對此表示,「只要日本人這種心態存在,我的工作就不會消失」。小澤亞季子強調,「如果你工作非常不開心,導致開始覺得不舒服時,那你就應該做出選擇來掌控自己的生活」。
退職代行的領頭羊「EXIT」:辭職不是「逃避」而是「攻擊」2017年,新野俊幸開始了退職代行服務,2018年成立「EXIT」。翻攝EXIT官網
至於日本第一家經營「退職代行」的公司,則是2018年設立的「
EXIT」。根據《DIME》報導,EXIT的負責人新野俊幸表示,在自己的人生中曾有過3次轉職的經驗,所有的辭職都經歷過苦痛,而這正是成立的原點。
新野俊幸表示,應屆畢業後進入某家公司擔任營業員,當時每天都被罵,最後以職場騷擾為由,1年便辭職了。
2012年,當時轉職還不是常態,還留有工作至少要滿3年的思想。新野俊幸表示,由於當時自己也是這麼想,所以對於「就這樣這麼快離職,好嗎?」抱持著不安。他表示,「我諮詢了同期同事、學長、老闆、父母,但果然,大家都阻止了我」。
部長聽聞後表示,語氣激動地責罵「你知道公司採用你花了多少嗎?」,不過也有人表示「就算你辭職了公司也不會改變,隨便都可以喔」。新野俊幸說,「當時我才剛滿1年,事業也尚未上軌道,所以我認為我自己是在逃避,因此心理上很痛苦,在這種情況下,我很難堅持『我想辭職』的想法」。
至於新野俊幸的第2家公司,雖然沒有職場騷擾,但儘管如此,他還是經常在深夜23時在會議室被罵,所以不到1年就辭職了。
新野俊幸表示,儘管自己心中抱持著「不能輸」的心情,但也有覺得跟想做的事情不一樣而辭職,當時卻被人事人員說「不要逃」。不過,新野俊幸表示,「依我看來,辭職不是「逃避」,而是「攻擊」。
第3家公司則是一家風險投資公司,環境比第1家和第2家公司好,但卻很難辭退,因為他在該工作上出現了成就。新野俊幸表示,「這感覺就像是一個家族企業,所以我覺得我背叛了所有人」。
最後,他意識到無論在什麼情況下辭職都很困難。新野俊幸說,「我身邊有很多人即使想辭職也無法辭職,於是很多人就這樣持續硬做下去。
2017年,新野俊幸開始了退職代行服務,2018年成立「EXIT」,他說「我們的想法是,如果我能夠以外包的形式幫助那些無法說出辭職的人們,我們就可以創建一個每個人都可以「尊重自己意願」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