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對抗關係影響全球。美聯社
美國與中國之間有四十多年歷史的《美中科技合作協議》,曾經促成兩國在科技領域的各項合作,但在美中關係陷入谷底之際,協議也將於兩個多月後到期。據報導,美國政府內部對於是否續簽協議存在不同意見,相關爭議也牽涉到敏感的國家安全和經濟利益。
路透社引述三名知情官員表示,《美中科技合作協議》(U.S.-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reement,STA)是由美國國務院負責談判。在國務卿布林肯訪中之際,要與中方續簽協議、任其到期不續簽、或藉由重新談判協議內容,增加防範產業間諜的措施及要求數據對等交流,國務院內部存在不同意見。
這項協議是在1979年美中建交時簽署,大約每隔五年續簽一次,是美中之間歷史最悠久的協議之一,被譽為兩國關係的穩定力量。協議內容為雙方在大氣科學、農業科學、物理學、化學等領域的合作奠定基礎,也推動學術和商業交流的蓬勃發展。
然而,這些交流幫助中國成為科技和軍事強國,對於中國竊取美國科學與商業成果的擔憂也不斷升高。隨著協議將於8月27日到期,有關是否應續簽協議的質疑也逐漸浮現。
支持續簽派:有助維持對中國科技發展的了解相關討論反映了一個更大的問題:美國與中國合作是否真的利大於弊?或是會幫助一個可能按照不同規則行事的競爭對手增長實力?
路透社指出,目前看來美國政界與學界主流觀點仍支持續簽,這派人士認為協議若結束,將阻礙學術和商業合作,美國也將喪失對中國技術進步的珍貴洞察力。他們主張,無論中國是敵是友,美國都必須與中國合作,了解中國的實際情況。
但也有越來越多官員和國會議員認為,在美中競爭趨於激烈的情況下,科技合作的意義已不大。美國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蓋拉格(Mike Gallagher)就主張,續簽協議「只會進一步傷害我們的研究與智慧財產權」。
反對續簽派:中國國安法令限制重重 合作意義令人質疑多年來,美國企業對中國政府要求技術轉讓的政策一直相當不滿,專家也不斷針對中國政府支持的產業間諜行徑提出警告,這些間諜竊取的範圍包山包海,從孟山都(Monsanto)基改作物種子,到美國航太總署(NASA)太空船的設計資料。
曾任美國反情報官員的喬治城大學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高級研究員普格利希(Anna Puglisi)表示,科技合作曾是美中關係裡令人「感覺良好」的部分,但現在情況已經改變。她表示,由於中國國安法令已涵蓋資料輸出境外,也限制外國訪問中國學術資料庫,美中續簽協議還能達到什麼效果,已令人存疑。
普格利希認為,合作必須建立在透明和對等的基礎上,美國政府必須全面評估這項協議「除了開幾次會議之外」還能取得什麼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