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5日,印度首都新德里上空一片霧霾。美聯社
印度首都新德里霾害嚴重,政府28日在市區上空進行人造雨,試圖藉降雨清除空氣中的有毒汙染物,但民眾對此感到憤怒,認為治標不治本。
美聯社報導,一架飛機在新德里部分地區向雲層噴灑化學物質,試圖引發降雨,藉以沖走汙染物。但根據空氣品質監測資料,新德里的空氣仍維持在「非常差」等級。
所謂人造雨(cloud-seeding),是透過在雲層釋放化學物質,以促成降雨的一種氣象改造技術,先前已在美國西部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乾旱地區使用。不過專家指出,其有效性仍不確定。
德里環境部部長西爾薩(Manjinder Singh Sirsa)指出,這次人造雨試驗是和印度理工學院坎普爾分校(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anpur)合作進行,未來幾天還會持續。他指出,當局預期未來數小時內,部分地區將出現短暫降雨。
新德里及其周邊地區人口超過3000萬,長期名列全球汙染最嚴重地區之一。根據瑞士空氣品質監測資料庫IQAir今年稍早發布的報告,在全球10個汙染最嚴重城市中,印度就占了6個,新德里則是其中之最。
每年入冬後,新德里的空氣品質都會惡化。鄰近省分的農民焚燒田地的殘餘農作物,加上氣溫下降,導致煙霧滯留,與車輛及工業排放廢氣混合,使新德里汙染程度經常達到世界衛生組織安全標準的20倍。
當局已祭出多項措施,包括禁止建築施工、限制柴油發電機使用,並動用灑水車及噴灑水霧的防霾槍等設施,試圖抑制霧霾。不過批評人士指出,當務之急應是從源頭減少汙染,而非事後補救。
印度理工學院新德里分校大氣科學中心教授拉奧(Krishna Achuta Rao)表示,透過人工增雨降低汙染的效果有限,僅能暫時改善數天,之後空氣品質會再度惡化。他指出,唯有嚴格立法,針對工業、交通及建築等各類排放源徹底減量,才是淨化印度空氣的根本之道。
他說:「人造雨並非真正的解方,其主要目的似乎只是為了讓民眾覺得政府有採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