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穀倉內的大豆。路透社
路透社報導,中國買家因為嫌巴西大豆的溢價太高,因此並未下定12月與1月船期的大豆,暫停採購。報導指出,由於巴西大豆太貴,導致中國榨油廠變成要賠錢賣油,已經受不了了。
消息人士向路透社表示,儘管最近幾週中國大舉採購了阿根廷大豆,滿足直到11月的船貨需求,但中國仍需採購約800萬至900萬公噸大豆,用於12月至1月的發貨。與此同時,華府與北京不斷升級的貿易緊張局勢,持續使中國把美國大豆排除在外。
一位向中國供應農產品的國際貿易公司油籽貿易商表示:「由於貿易戰,中國沒有購買美國大豆,而巴西大豆又太貴了。」他說:「在南美新一季收穫之前,中國最終可能會動用自己的儲備,來應對年底和明年初的需求。」
巴西大豆的溢價目前,巴西大豆較芝加哥11月大豆期貨的溢價,是每英斗高出2.8至2.9美元,而美國大豆的溢價僅約為每英斗1.7 美元,巴西大豆的溢價幾乎是美國大豆的170%。芝加哥11月大豆期貨美英斗約為10.09美元。
一位駐上海的貿易商表示,由於巴西大豆的高價擠壓了利潤空間,壓榨商沒有太大的動力,去預先鎖定12月至1月的大豆船貨。今年下半年,榨油廠的壓榨利潤率大部分時間都已處於負值。
中國買家現在寄望,2026年初巴西大豆如果一如預期創紀錄豐收,就能緩解價格壓力。巴西農作物機構Conab表示,預計巴西農民在2025/26收穫季將有創紀錄的1.7764億公噸大豆,比前一年多出約600萬噸。
第二位油籽貿易商表示:「我們認為,巴西的新豆船貨可以從1月底開始發運。」
可能的川習會談判貿易商和分析師表示,中國買家現在也尚未完全排除可能向美國買豆。如果美中能夠達成貿易協議,油籽加工商很可能會為12月至1月船期採購美國豆。
南韓政府週三(16日)宣布美國總統川普訪韓的預定時間是29日至30日,南韓外交圈人士預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韓時間是30日,「川習會」可能就在30日舉行。
大豆預計將成為川習會主要的議程之一。週二(14日),川普指責中國「故意」避免採購美國大豆,稱這是「經濟敵對行為」,為難美國大豆農民。川普揚言會抵制中國食用油。
自川普在第一屆任內發動美中貿易戰以來,中國就積極分散其大豆進口來源。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僅約20%的大豆是從美國購買,低於2016年的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