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0日,南韓民眾在首爾街頭抗議川普的關稅政策。美聯社資料照
據南韓媒體今天(10/13)報導,儘管美國關稅政策影響全球,但南韓今年的對外出口仍創歷史新高,不過,中小企業與大企業的感受恐相當不同,由於中小企業缺乏專業資源應對,在關稅衝擊下更脆弱,有中小企業的業者透露,對美出口已連續4個月掛蛋,前景相當堪憂。
據韓媒《中央日報》報導,南韓一家出口工業用螺絲的中小企業負責人表示,自從川普政府課徵高關稅以來,公司的對美出口完全中斷,「自從6月開始,對美出口就一直『掛蛋』,完全接不到訂單,港口倉庫裡堆滿價值約20億韓元(約4300萬元台幣)的產品,公司的前途晦暗不明。」
美國政府自3月起對進口鋼鐵課徵25%的關稅,6月開始更調升為50%,美國買家陸續取消訂單,南韓出口商的倉儲成本不斷上漲,螺絲公司的負責人感嘆:「我也知道要尋找美國以外的出口地點,但很多市場都已經被中國產品壟斷,不是用說的這麼容易。」
另一家生產電梯的中小企業也陷入危機,該公司的業者透露:「美國進口商以關稅為由退貨,或不按照合約規定,強行要求我們支付關稅,但我們只是一家中小企業,哪有資源處理這種狀況。」
事實上,儘管受到美國關稅政策影響,南韓今年的對外出口,仍創下歷史新高,但分析指出,大企業與中小企業的感受完全不同,由於中小企業缺乏專業人力處理相關問題,在面對關稅稅率變動、不平等合約、資訊不足的狀況,面臨艱難挑戰。
一份對118位韓國駐外商務辦事處官員進行的調查顯示,高達68.6%的駐外貿易官員認為,中小企業受到更嚴重的關稅衝擊,認為大企業受較大衝擊的,僅有31.4%。一名駐歐的南韓貿易官員說明:「中小企業的成本佔比高,又常面臨價格競爭,面對關稅變動特別脆弱。」
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KOTRA)本月12日公布一份資料,KOTRA的關稅應對諮詢中心,從今年2月18日至9月19日,共收到7722件諮詢,其中大部分都來自中小企業,從類別來看,最多的依序為:「確認關稅資訊」(5383件)、「開拓新市場」(464件)、「生產據點搬遷」(254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