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發給美國加州大學學者克拉克(左起)、德沃雷以及馬丁尼斯。翻攝諾貝爾委員會
2025年諾貝爾獎的物理學獎項頒發給三位美國加州大學學者,表彰他們對於量子力學的研究。雖然得獎者出身自英美法三國,美國這個科學研究大國還是再度「全包」獲獎學者的關鍵研究,他們的關鍵貢獻也為今日最先進晶片的進展鋪路。
獲獎的學者是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授、英國學者克拉克(John Clarke)、耶魯大學與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教授、法國學者德沃雷(Michel H. Devoret),以及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教授、美國學者馬丁尼斯(John M. Martinis)。
宣布頒獎決議的瑞典諾貝爾委員會說,這次的獎項表彰這三位學者「在電路中發現宏觀量子穿隧效應和能量量子化」的成果。
聲明中表示,這三位學者在1984年與1985年利用超導體晶片的實驗,證明了量子力學效應的「最大尺寸」。這對於目前最先端的量子電腦技術的研究開展,提供關鍵的發展基礎。
宣布獎項的記者會現場,諾貝爾委員會唯一聯絡到的是克拉克教授,他說:「我徹底感到震驚。我當然從沒想過,這可能會成為獲得諾貝爾獎的基礎。」
諾貝爾物理學委員會主席艾利克森(Olle Eriksson)表示:「能夠慶祝擁有百年歷史的量子力學不斷出現新的驚喜,這真是美妙的事情。這也非常有用,因為量子力學是所有數位技術的基礎。」
聲明中說:「電腦微晶片中的電晶體就是我們周圍量子技術的一個例子。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為開發下一代量子技術提供了機會,包括量子密碼學、量子電腦和量子感測器。」
諾貝爾物理學獎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三名獲獎者今年共同分享總額1100萬瑞典克朗(約3570萬台幣)獎金,並將獲頒獎牌。
物理學獎是諾貝爾獎創設者、瑞典炸藥大亨諾貝爾在設立諾貝爾獎的遺囑中,所提到的第一個獎項,可能反映了物理學在他那個時代的重要性。如今,諾貝爾物理學獎仍被廣泛認為是物理學界全球最具盛名的獎項。
相較之下,像是數學,諾貝爾獎並無設置獎項。
諾貝爾物理學獎過去多名的獲獎者都對人類科技與社會有決定性的影響力,例如提出相對論而促成原子時代的愛因斯坦,量子理論先驅波爾,以及現代物理的基礎大師人物、量子力學開創者普朗克。
去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發給兩位對人工智慧(AI)有突破性研究的學者。但是這兩位AI教父級人物,美國學者霍普菲爾德(John J. Hopfield)以及英國出生的加拿大學者辛頓(Geoffrey E. Hinton),都對AI的發展提出嚴厲的警告。這與愛因斯坦當年因原子彈而發出嚴厲警告的狀況相同。
18:06發稿
18:32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