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0日,紐約州民主黨眾議員艾斯帕亞(Adriano Espaillat)在美國國會大廈前舉行記者會,闡述政府停擺對美國醫療保健的影響。美聯社
據美國福斯新聞網等媒體週二(9/30)報導,美國國會參議院未能通過共和黨的臨時撥款法案,白宮隨後正式宣布,政府將於美東時間週二深夜11點59分(台灣時間週三上午11點59分)之後「關門」。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這將導致約75萬名聯邦政府員工被迫休假。
白宮管理及預算局(OBM)發布備忘錄稱,由於民主黨提出了「瘋狂」的政策要求,其中包括1兆美元的新支出,民主黨參議員阻止參議院通過5371號法案,並指目前的聯邦資金水準「將於今晚11點59分到期」,宣布政府即將停擺。
5371號法案是由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支持、共和黨主導的撥款法案,若通過將為聯邦政府提供短暫提供7週的資金。但週二晚間在參議院針對該法案的最後投票中,以55票贊成、45票反對告終,未達60票的門檻,共和黨遭遇慘敗。
民主黨對這項臨時撥款法案表示拒絕,稱此舉將使美國民眾更難負擔醫療費用,呼籲延長即將到期的稅收抵免政策,並撤銷川普削減醫療補助(Medicaid)的措施。他們也反對刪減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和國家衛生研究院(NIH)預算的提案。
OBM備忘錄指出,政府將停擺多長時間難以預測,但員工都應該按計畫按時上班,有序執行「關門」的相關活動。待撥款法案通過並由川普簽署生效後,OBM將公布後續備忘錄,屆時聯邦政府將全面恢復運作。
美國上一次政府停擺是在2018年底川普擔任總統的第一任期內,時間長達35天創下歷史紀錄,並於隔年1月恢復運作。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此舉導致經濟產出減少約110億美元,其中30億美元的損失未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