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首爾魚市場,與病例無關。路透社資料照
據南韓媒體今天(9/16)報導,南韓今年8月感染創傷弧菌的病例,較前一個月激增7倍,今年的致死率已達到42%,據悉,感染創傷弧菌的主因,就是吃到不乾淨的海鮮,專家建議,海鮮還是煮過再吃,對人體較安全。
據韓媒《中央日報》報導,南韓疾病管理廳今天公布資料顯示,今年「創傷弧菌」(Vibrio vulnificus)病例呈上升趨勢,5月1例,6月與7月各2例,8月增加至14例,較前一個月激增7倍。
感染創傷弧菌的原因,主要是食用受該細菌汙染的海鮮,或傷口接觸到受汙染的海水,感染後的主要症狀包括:發燒、畏寒、血壓下降、嘔吐及腹瀉等,接著在24小時內,會出現皮膚腫脹、發紅、潰瘍等狀況,蔓延速度相當迅速,甚至會引發敗血症,今年的致死率高達42%。
創傷弧菌的病例,通常集中出現在每年的8至10月,由於這段時間海水溫度上升,創傷弧菌也快速生長,但即便是11至12月,海水氣溫下降,仍會出現病例,民眾不可輕忽。
感染創傷弧菌後併發敗血症的高危險群,包括: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肝病患者、惡性腫瘤患者、酒精成癮患者等。
專家建議,如果皮膚有傷口,應盡量避免接觸海水,且食用海鮮時,一定要先將其煮熟,另外,處理海鮮時應戴手套,用來處理海鮮的砧板、刀子,都要徹底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