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和中國示意圖。路透社資料照片
歐盟與中國將在7月中旬舉行峰會,慶祝歐中建交50週年,但英國《金融時報》7日披露,歐盟將暫不簽署「氣候行動聯合聲明」,此舉加劇雙方在貿易和俄烏戰爭問題上的緊張關係。
歐盟官員表示,在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峰會前夕,中國政府曾多次要求,就雙方的氣候承諾發表聲明,但遭布魯塞爾拒絕,「除非中國承諾加強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我理解並認可中方推動雙邊元首發表聲明的外交價值,但這對歐盟而言還不夠」,歐盟氣候政策執委胡克斯特拉(Wopke Hoekstra)向《金融時報》表示:「只有當聲明既存在待解決的問題,又有待展現的雄心壯志時,它才有意義。」
報導指出,歐中聯合公報的內容,將與美國和中國在2023年發表的《關於加強合作應對氣候危機的陽光之鄉》25點聲明相呼應。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2017年宣布退出《巴黎協定》後,迫使歐盟和中國加大對氣候變化的承諾。
在領先的經濟體中,中國在推廣清潔能源和交通運輸方面取得最大進展,但由於嚴重依賴煤炭能源,中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仍占全球的1/3。胡克斯特拉直言:「我們確實覺得,其他參與者尤其是中國需要加大力度。」
歐盟外交官此前向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透露,范德賴恩將和歐盟理事會主席柯斯塔(Antonio Costa)將於7月24日至25日訪問中國,並舉行歐中峰會。彭博新聞則引述匿名消息來源稱,北京將取消峰會第2天日程,表明雙邊關係緊張。
歐盟與中國的關係正因一系列貿易爭端,以及歐盟對北京支持俄羅斯的不滿而蒙上陰影。歐盟去年對中國電動車徵收高額關稅,引發北京反彈,宣布對進口自歐洲的豬肉、白蘭地和乳製品展開報復性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