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華遊輪「瑪麗皇后二號」船上爆發諾羅病毒感染,逾230名乘客及17名員工生病。翻攝康納輪船公司官網
這個冬季諾羅病毒大爆發,全球多國皆爆嚴重的大規模感染病例。英國康納輪船公司(Cunard Lines)旗下豪華遊輪「瑪麗皇后二號」(Queen Mary 2)亦發生諾羅病毒群聚感染,造成逾230名乘客及17名員工上吐下瀉。
綜合美媒報導,瑪麗皇后二號上月8日從英格蘭南安普敦出發,先停靠美國紐約,接著航行加勒比海,然後返回英國,行程29天,乘客共2538人。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在遊輪停靠紐約並離港後,3月18日接獲船上爆發感染的通報,有乘客和船員出現腹瀉及嘔吐等症狀。
雖然遊輪迅速隔離感染者並進行消毒,但病毒傳播迅速。
離開紐約後,遊輪還停靠多個加勒比海島嶼,包括荷屬聖馬丁(St. Maarten)、聖露西亞(St. Lucia)、格瑞那達(Grenada)、巴貝多(Barbados)、多明尼加(Dominica)、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St. Kitts)及托爾托拉島(Tortola)等地。
目前瑪麗皇后二號正在大西洋上的返程航線,預定週日(04/06)抵達出發地南安普敦。
康納輪船公司週二(04/01)發布聲明表示,船方一直密切觀察生病旅客的狀況,船上也已進行徹底消毒,「由於我們工作人員的快速反應並採取附加措施,我們已經看到通報病例減少」。
瑪麗皇后二號全長345公尺,排水量近15萬噸,是全球最大遊輪之一,以已故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祖母命名,2004年處女航。
2013年瑪麗皇后二號也曾爆發諾羅感染,超過200人生病。當時一名《紐約時報》記者剛好搭乘遊輪,形容其中一次離港因為近乎「軍事等級的清消」而嚴重延誤,並把待在船上7天的經歷寫成報導。
根據衛福部疾管署,諾羅病毒是一種引發腸胃道發炎的病毒,透過被汙染的食物及飲水,接觸帶有病毒的物體表面,或接觸病人的排泄物及飛沫而感染。
諾羅傳染力極強,僅需少量病毒便可感染;且潛伏期很短,感染後24至48小時便可能發病。
感染諾羅的患者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瀉及腹絞痛等症狀,也可能有發燒、頭痛及肌肉痠痛等症狀。諾羅並無特效藥,以補充水分及電解質支持病人,多數患者在數天內症狀可緩和。
酒精對包括諾羅在內的病毒並無效果,肥皂加清水洗手是最好的預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