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比亞迪在義大利米蘭銷售據點展示的電動車。路透社
歐盟週二(10/29)表示,對中國補貼電動車政策進行調查後,將從10月31日前對進口中國電動車加徵反補貼稅,而在雙方達成解決之道前,此課稅政策將持續長達5年。
綜合美國之音和中央社報導,歐盟執委會貿易事務執委杜姆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週二表示,將在週四(10/31)前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他說:「經過嚴格調查後,我們採取比例適當和有針對性的措施,以維護公平的市場實踐和歐洲工業基礎。與此同時,我們仍對可能的替代解決方案抱持開放態度,解決方案將有效解決已發現的問題並(與世界貿易組織)相容。除非找到友好的解決方案,否則這一關稅將持續5年。」
歐盟官員表示,該決定週二正式交付歐盟刊登公報,預計最快週三(10/30)零時,或最晚週四零時起生效。
歐盟對中國製造商徵收的關稅分別為:比亞迪17%,吉利18.8%,中國國有上汽35.3%。吉利旗下擁有極星和瑞典富豪(Volvo)等品牌,而上汽集團則擁有英國名爵(MG),後者是歐洲最暢銷的電動汽車品牌之一。
在中國開設工廠的其他電動汽車製造商,包括大眾(Volkswagen)和寶馬(BMW)等西方公司,將被徵收20.7%的關稅。歐盟委員會對特斯拉(Tesla)單獨計算的稅率為7.8%。
歐盟委員會表示,中國透過補貼整個生產鏈提高了其在歐盟的市場占比。這些補貼包括地方政府為工廠提供的廉價土地、國有企業的廉價鋰電池供應、國有銀行的稅收減免和輕鬆融資。
歐盟同時表示,中國進口電動車在歐盟的市占率從2020年僅1.9%,到今年第2季快速攀升到14.1%,執委會認為可佐證對歐盟產業具有「可預見且迫在眉睫的實質性損害威脅」。
歐盟的報復性關稅遭到德國反對,德國是歐洲最大的經濟體,也是主要汽車製造商的所在地。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負責人穆勒(Hildegard Müller)表示,加徵關稅「對全球自由貿易是一種打擊,對繁榮、就業和歐洲增長也是一種打擊」。穆勒表示,此舉加大可能引發廣泛貿易衝突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