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民主促進經濟繁榮發展」 諾貝爾經濟學獎三名美國學者獲獎

    2024-10-14 22:03 / 作者 陳家齊
    2024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發給美國學者艾塞諾魯(左起)、強森以及羅賓森。翻攝諾貝爾委員會YouTube
    諾貝爾獎最後一個頒發的獎項,諾貝爾經濟學獎今日揭曉,由三名美國學者共同獲獎,表彰他們對國家制度與經濟繁榮關係的研究。獲獎者的著作《國家為什麼會失敗》在台灣相當知名,他們認為民主法治社會這種包容性社會(inclusive society),比起掠奪社會資源的專制制度,更能夠長期穩定發展經濟。

    獲獎的學者為艾塞諾魯(Daron Acemoglu)、強森(Simon Johnson)以及羅賓森(James Robinson),三名學者將共享1100萬瑞典克朗(約3416萬台幣)獎金。艾塞諾魯與強森都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任教,羅賓森是芝加哥大學教授。

    經濟學獎委員會主席史文森(Jakob Svensson)表示:「縮小各國之間巨大的收入差距是我們這個時代最艱鉅的挑戰之一。得獎者展示了社會制度,對於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性。」諾貝爾委員會在其網站上補充說:「法治不健全以及剝削人民制度的社會,無法帶來經濟增長或改善。」

    民主制度的包容能力,造就經濟持續繁榮

    艾塞諾魯與羅賓森長期合作,兩人合著了《國家為什麼會失敗》與《自由的窄廊》兩本名著,也共同寫了《權力與進步:科技變革與共享繁榮之間的千年辯證》。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民主制度看來是促進經濟繁榮、降低貧富懸殊的良好環境。

    這是因為專制制度下,政府往往是權力尋租,掠奪社會發展的成果。而在民主法治的環境下,財產權得到保障,政治決策具有包容性,可以促進經濟長久發展。

    艾塞諾魯表示,他們所獲獎的研究強調了民主制度的價值。他在接受諾貝爾委員會的現場通話時說:「我認為廣泛來說,我們的研究成果偏向民主制度。」但他也補充道:「民主並不是萬靈丹。引入民主制度非常困難。有時候引入選舉會引發衝突。」

    蘇聯與中國,美國與台灣

    在電話中,艾塞諾魯也直接被問到像中國這種專制國家,同樣能夠取得巨大的經濟進展,這和他們的研究結果似乎並不符合。但艾塞諾魯說,專制社會可以動員一切資源進行發展,但是很難維持住持續性的創新能力,很難進行經濟轉型。

    他所形容的困境,看起來也是中國經濟當前面臨的困局。

    被問到他是否曾想過會得到諾貝爾獎,艾塞諾魯說他個人獲知得獎時非常震驚:「你絕對不會預期發生這樣的事情。」

    在接受美聯社採訪時,羅賓森也表示,他懷疑中國能否在保持壓迫性政治體制的情況下,還能持續維持經濟繁榮。

    羅賓森說:「世界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這些社會能夠在40到50年間做得很好。但你會看到,這種情況從未能夠持續……蘇聯也在50到60年內表現出色。阿根廷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我們的理論預測,這只是一種過渡性的情況。」

    他也表示,許多社會已經成功轉型為他與艾塞諾魯和強森所稱的「包容性社會」:「看看美國,這曾經是一個有奴隸制、特權階級的國家,女性不被允許參與經濟或投票……每個目前相對包容和開放的國家都經歷了這種轉型。在現代世界,你可以看到這在南韓、台灣和模里西斯發生過。」

    一個城市的兩個故事

    艾塞諾魯和羅賓森合著的2012年的暢銷書《國家為什麼會失敗》,認為人為的制度行為是導致國家貧窮的原因。他們的研究中舉出一個例子:跨越美墨邊境的諾加利斯城(Nogales)。儘管共享相同的地理位置、氣候,有許多共同的祖先和共同的文化,邊境兩側的生活卻截然不同。北邊美國亞利桑那州諾加利斯市的居民,生活相對富裕,壽命較長,大多數孩子都能從高中畢業;南邊墨西哥索諾拉州的諾加利斯,居民更為貧困,黑幫腐敗猖獗。

    經濟學家發現,這種差異來自於美國的制度,它保護財產權,並賦予公民參與政府的權利。

    艾塞諾魯週一表示,他擔心美國和歐洲的民主制度正在失去民眾的支持。他說:「當民眾認為民主沒有提供足夠的回報時,民主特別容易表現不佳。這是民主經歷困境的時期……從某種意義上說,民主需要重奪治理能力的高地。」

    羅賓森同意這一點。他說:「很明顯,我們在這個國家看到了對包容性制度的攻擊。這裡有一個總統候選人否認他在上次選舉中落敗。因此,川普總統否決了公民治理的民主規則……我當然很憂慮,我是一個關心國家的人。」

    殖民地的「自然實驗」

    這些經濟學家還研究了歐洲列強(如英國和西班牙)自1600年代開始殖民世界大部分地區時,所實施的制度變革。他們對不同地區採取了不同的政策,這為後來的研究者提供了所謂的「自然實驗」,可以進行分析。

    在人口稀少的殖民地,由於對外來統治的抵抗較少,因此吸引了更多的移民。在這些地區,殖民政府往往建立了更包容的經濟制度。諾貝爾委員會說,這些制度「激勵移民努力工作並投資新家園。反過來,這導致他們要求政治權利,讓他們分享利益。」

    在人口密集且吸引較少移民的地區,殖民政權則限制了政治權利,並建立了「以當地精英利益為中心、犧牲廣大人口為代價的制度……矛盾的是,約500年前相對最繁榮的殖民地區,如今反而相對貧困。」例如,18世紀作為英國殖民地的印度,工業產值其實超過了同時期英國在美國的殖民地。

    美國學者獲頒大多數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諾貝爾經濟學獎委員會成員蒂奧雷爾(Jan Teorell)受訪時也指出,三名獲獎學者雖然都是美國學者,但本來都不是美國人,他們的個人經驗也可以說明不同政治社會制度下的差異。

    經濟學獎並非由瑞典企業家諾貝爾(Alfred Nobel)遺囑所創立的科學、文學與和平獎項之一,這些原始獎項自1901年首次頒發。經濟學獎是由瑞典中央銀行於1968年設立並資助的後來獎項。

    過去的經濟學獎獲獎者中,包括許多有影響力的思想家,如傅利曼(Milton Friedman)、納許(John Nash),以及應對2008年金融海嘯的美國聯準會前主席柏南克(Ben Bernanke)。

    去年,哈佛經濟史學家戈丁(Claudia Goldin)因其研究男性與女性之間工資和勞動市場不平等的原因而獲得此獎。

    自設立以來,經濟學獎一直由美國學者主導,美國的研究人員也在上週宣布的2024年諾貝爾獎科學領域中占有重要地位。

    17:59發稿
    18:07更新(更新部分細節、艾塞諾魯受訪)
    18:29更新(更新部分細節)
    18:55更新(更新艾塞諾魯的個人反應)
    22:00更新(補充內容,插標)
    陳家齊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