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民眾為在呼叫器與無線對講機爆炸中喪生的兩名真主黨成員舉行葬禮。路透社
黎巴嫩真主黨成員使用的數千台呼叫器、數百支無線對講機本週集體爆炸,包括台灣在內已有多國在追查產地。這些內藏炸藥的通訊器材究竟是出廠後才被變造,或自始由幕後主使者控制供應鏈而製造?專家從案情分析應為後者。
英國克蘭菲爾德大學( Cranfield University)兵器試驗評估中心專家勞倫斯(Trevor Lawrence)向《
衛報》指出,這些呼叫器所含的炸藥應是軍用高等級塑膠炸藥,「只需5公克就夠了,但要將它們放進呼叫器,並確保可以引爆,是相當複雜的程序」。
勞倫斯表示,軍用塑膠炸藥無法經由一般商業管道購得,如果接近人體,尤其是頭部和軀幹,就可能奪命或引發傷害,與本週黎巴嫩發生的情況相符。他表示,使用這類炸藥發動攻擊,關鍵在於被攻擊者與炸藥有多接近。
《紐約時報》19日引述12名已獲知簡報的美國情報與國防官員
指出,爆炸的呼叫器是由以色列成立的空殼公司BAC製造。根據報導,該公司甚至還先製造一般呼叫器,出貨給其他客戶,再為黎巴嫩真主黨「特製」含有炸藥的呼叫器。
以色列迄今未承認也未否認是這場攻擊的幕後主謀。外界則普遍認為這次攻擊是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Mossad)所為。
黎巴嫩:呼叫器進口前已植入炸藥路透社報導,黎巴嫩駐聯合國使團已致函聯合安全理事會表示,根據黎巴嫩當局初步調查,17、18日接連爆炸的呼叫器與手持對講機,是在進口前就已植入炸藥。
信中也指出,黎巴嫩當局已判定爆炸攻擊是以色列策劃及執行,透過傳送電子訊號引爆這些裝置。安理會15個成員國將於20日針對此事開會。
17、18日接連兩天的爆炸至少造成37人死亡、數千人受傷,傷亡者包括伊斯蘭民兵組織真主黨(Hezbollah)成員,也包括平民。爆炸發生前,真主黨成員的呼叫機發出通知聲,貌似為真主黨指揮官傳來訊息,使用者拿起呼叫器查看時,裝置就爆炸了。
貝魯特美國大學醫學中心(AUBMC)的外科醫師穆罕默德(Mohamad Jawad Khalifeh)向真主黨旗下媒體《消息報》(Al-Akhbar)表示,他們治療的傷患中,超過9成都是眼睛和手指受傷。
情報機構開公司製造武器罕見 攻擊目標是否正當難確認《衛報》指出,情報機關擁有公司的例子很多,例如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和西德情報機關秘密控制的公司Crypto AG,自冷戰時期到冷戰結束後的20年間,就為全球多達4成的大使館提供外交通訊保密服務。
然而,擁有一家公司來大量製造秘密武器,完全是另一回事;藉由遙控爆炸裝置來發動攻擊是否符合國際法,也令人質疑。
英國牛津大學國際法專家迪爾(Janina Dill)指出,在這起呼叫器攻擊中,「攻擊方很難確認呼叫機使用者是否為合法的攻擊目標,因為無法確認他們在真主黨中的戰鬥中扮演何種角色」,攻擊方也不知道呼叫器被引爆時,是處於何種環境。
17、18日的通訊器材集體爆炸中,死者包括4名孩童。其中9歲女童法蒂瑪(Fatima Abdullah)只是聽到呼叫器響了,想拿去給爸爸,卻因此被炸死。
呼叫器產地仍不明 炸藥來源難追蹤爆炸的呼叫器貼有台灣金阿波羅(Gold Apollo)的logo,該公司則表示只是授權匈牙利BAC諮詢公司(BAC Consulting)貼牌。有報導稱,BAC是一家總部位在保加利亞的公司Norta Global成立的空殼公司,Norta的創辦人荷西(Rinson Jose)則住在挪威。
保加利亞國家安全局(DANS)19日表示,正對Norta公司展開調查,但目前可以確認,該國並無與這些呼叫器相關的進出口報關紀錄。匈牙利政府18日也表示,呼叫器不是在該國境內製造。
前述的炸藥專家勞倫斯說,塑膠炸藥很難被檢查出來,尤其是少量的塑膠炸藥。他指出,在正常程序中,會在塑膠炸藥裡加入作為標記用的化學物質,以確保炸藥來源為人所知。但用來攻擊真主黨戰士和領導人的炸藥,就不太可能添加標記物質。
在18日的手持無線電集體爆炸中,雖然爆炸裝置僅數百台,但造成25死,遠多於前一天的呼叫器爆炸12死。勞倫斯指出,無線電內含的炸藥很可能多於呼叫器。
這些爆炸的無線電貼有日本廠商ICOM的名稱和標誌,但該公司表示該型號無線電早已在2014年停產,也已不再生產該機型電池,但中東地區有許多仿冒品。
以色列國安專家:強大攻擊計畫恐為軍事升級前奏值得注意的是,以色列早已確知真主黨會需要數千台呼叫器,也確知真主黨會以無線對講機取代手機,大約5個月前就成功把這些炸彈呼叫器供應給真主黨,突顯了以色列的高度情報能力。
曾任以色列副國安顧問的學者佛雷利契(Chuck Freilich)說,「這樣的行動需要100個步驟,每一個步驟都必須完美執行」。他指出,本週對真主黨的攻擊行動具備宏大深遠的野心,很可能是藉此展開軍事升級,這才說得過去。
真主黨領袖納斯拉勒(Hassan Nasrallah)已表示,兩天來的攻擊「已可視為戰爭罪行或宣戰」。
佛雷利契則說,這場攻擊「突顯了以色列具備絕佳的戰略能力」,但他仍質疑以色列軍方是否已準備好在北部與真主黨開戰,因為以軍已在加薩打了近一年的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