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俄朝合作加上川普愛收保護費 南韓「自主擁核」支持度高漲

    2024-07-19 15:50 / 作者 林宜萱
    2018年6月12日第一次川金會,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左)與時任美國總統川普(右)在新加坡聖淘沙會面。美聯社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去年9月訪俄羅斯後,俄朝兩國越走越近。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前總統川普目前氣勢明顯領先拜登,或者任何可能出來接替拜登的人。種種狀況提高了南韓民眾的擔憂,對於南韓自己擁有核武的支持度也大增。

    《金融時報》16日報導,據南韓統一研究院(KINU)今年公布的一項調查發現,66%受訪者贊成南韓擁有獨立的核威懾能力,認同程度包含「支持」和「強烈支持」,比去年多了6個百分點。

    如果要在「自主擁核」和「駐韓美軍」之間二選一,選擇擁核的受訪者也比去年多了11%,首度超越仰賴美國的軍事存在。

    南韓統一研究院的研究員李相信(Sangsin Lee)表示,南韓民間對於自主擁核的支持度正在擴大,「而且越來越強硬」,無論是南韓總統尹錫悅的國民力量黨、或國會最多席次的共同民主黨,都還沒有把核武自主作為政策重點,但「要求討論這個選項的呼聲肯定會越來越高」。

    北韓的核武和彈道飛彈發展計畫越來越精密,與俄羅斯的關係也迅速加深,最有可能當選下一任美國總統的川普公開對於區域聯盟表現出質疑,包含美韓聯盟,川普上一任期就已施壓南韓為駐韓美軍負擔更多費用,這一切都動搖了南韓民眾對於美國安全保證的信心。

    2024年6月19日,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迎接俄羅斯總統普丁。路透社

    北韓中央通訊社發布照片,稱是2023年12月18日發射「火星-18」洲際彈道飛彈畫面。路透社/KCNA


    北韓與俄羅斯攜手

    南韓國家安保戰略研究院(INSS)援引北韓和俄羅斯上月簽署的共同防禦條約,呼籲國內針對南韓可以採取的因應方式──包含核武裝備──展開「政府層級的審查和公眾辯論」。

    南韓總理韓悳洙(悳音同「德」)上月表示,南韓「目前」無法考慮採用核武的可能性,不過,可能在2027年代表國民力量競選總統的首爾市長吳世勳本月11日公開呼籲南韓應該盡快設法取得核武。

    吳世勳在一場北韓人權論壇上說:「核武是唯一可以對抗核武的力量。目前只仰賴美國核保護傘下的韓美同盟,嚴重限制了我們的安全能力」。

    北韓有自己的核彈頭,南韓則只依靠美國核保護傘的「延伸威懾」,即美國願意在南韓防禦計畫中部署自己的軍事資產,如果有需要的話。美國一直強烈反對南韓發展自己的核武,擔憂這會引發軍備競賽,影響全球防止核武擴散的努力。

    2023年4月14日,美軍B-52H轟炸機(中)和F-16 戰鬥機(上)、南韓F-35A戰機(右下)聯合演習。美聯社

    然而,北韓並不受到這種大國要求下的限制。北韓持續精進武器,領導人金正恩也改變了論調,認為不可能與南韓統一,將南韓視為敵人,並允許進行先制打擊,這促使一些南韓議員去年開始呼籲重新評估南韓擁有核武的可能性。

    拜登政府則持續安撫南韓,去年承諾會和南韓針對核武資產的部署進行更多協商,並同意定期派可搭載核武的軍事資產來朝鮮半島「巡水田」。拜登11日在北約峰會上也重申了與南韓在同一陣線。

    美國去年承諾會派核資產到朝鮮半島後,可搭載核彈頭的彈道飛彈潛艦「肯塔基號」(SSBN-737)於去年7月抵達釜山。不過,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資深研究員李敏英(Rachel Minyoung Lee)表示,普丁和金正恩上月簽署了相當於共同防禦條約的戰略夥伴關係後,南韓人再度憂慮起美國的延伸威懾是否足夠。

    2023年7月18日,南韓總統尹錫悅在釜山登上美國戰略核武潛艦肯塔基號,警告北韓進行核武挑釁將是自尋毀滅。美聯社


    感覺川普要回來了更恐慌

    南韓統一研究院的李相信研究員指出,民調還發現,南韓民眾對自主擁核的支持度上升,與川普可能在11月美國總統大選勝出有關,川普多次質疑派美軍駐紮在南韓的意義,「大家越擔心川普回鍋,就越可能轉向支持核武來緩解焦慮」。

    不過,李相信也指出,除了俄朝合作和川普勝選,美中關係緊張、烏克蘭戰爭未完,還有加薩衝突引發以色列與哈瑪斯、黎巴嫩真主黨、葉門叛軍襲擊紅海航道的緊張局勢,種種全球不穩定的氛圍也推動南韓輿論越來越支持核武。

    南韓統一研究院對於核武意願的調查,是在普丁訪北韓、拜登與川普辯論之前做的。拜登的辯論表現之差,讓民主黨呼籲換人參選的聲浪越來越高;李相信說,最近這幾週發生的事情,只會更強化南韓民眾支持核武的趨勢。

    先不製造沒關係,至少要確定有製造能力

    分析人士稱,南韓在討論的其他選項,還包含讓美國在朝鮮半島重新部署小型戰術核武、循美國與北約成員國的「核武共享」模式,或者尋求核武研發的突破能力,就算現在不打造核武,也要具備能在短時間內製造出核武的能力。

    北韓中央通訊社發布照片,稱是2023年12月18日發射「火星-18」洲際彈道飛彈畫面。路透社/KCNA

    南韓執政的國民力量黨魁候選人、前法務部長韓東勳上月表示:「無論我們什麼時候決定要走上核武之路,我們至少應該具備用核武武裝自己的潛在能力。只靠盟友是有侷限的。」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核政策專案聯合主任道爾頓(Toby Dalton)說,有些事情是美方無法向南韓保證的,例如承諾會用美國核武報復南韓受到的北韓核攻擊,「南韓重新出現支持核武的聲音,是對北韓威脅、美國政治變革的合理擔憂。要將自己的安全放在別人手中,本質上需要一種信任,而盟友永遠不可能完全、永遠這麼放心」。

    史汀生中心的李敏英則說,提倡南韓獲取核武的政治人物仍是少數。她還警告,支持核武的人一再質疑美國對南韓的保護承諾,可能影響大眾對美韓聯盟的信心,對北韓也是一種鼓勵,「如果南韓人對美國承諾抱持懷疑,北韓人也會懷疑:也許美國不一定真的會支援南韓」。
    林宜萱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