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方公布的COVID-19染疫數據已大幅失真,一些地方政府改以抽樣或模型做預測。有專家認為,中國應該學習外國作法,把抗原檢測陽性者納入確診通報;此外,過度限縮、極度嚴格的因疫死亡定義也不切實際。
中國媒體《中國新聞週刊》昨天的報導引述數據專家表示,北京當局在12月17日已將抽查感染率的任務布置下去。目前至少有江蘇、河南、山東、四川、廣東、廣西、黑龍江等10餘個省分啟動了居民COVID-19感染情況問卷調查,問題包含近期是否有發燒、咳嗽、流鼻涕等症狀、症狀持續時間,以及近期是否進行過抗原檢測等。
透過問卷方式粗略估算出當地感染率後,數據會統一上報給中國國家疾控局,但是報導也說:「問卷中列出的很多症狀表現難以與普通流感區分,除非自己剛自測過抗原陽性,否則很難說一定是新冠,因此這些感染率只能作為參考。」
據該則報導,多名專家提出,參照國外經驗,中國應盡快將抗原檢測(快篩)陽性者納入中國每日的確診數字統計並及時公布,否則將難以掌握疫情基本的傳播情況。
香港大學生物醫學學院教授、病毒學專家金冬雁說,在香港,約有60%至75%確診病例發現自抗原檢測。他建議,中國應在國家層面建立統一的抗原結果申報系統,這也可以規範勞工何時可以返回工作崗位。如果沒有官方權威的抗原認證,就會變成鼓勵民眾帶病上班,「那豈不是擴大了病毒的傳播?」
除了染疫數字通報和控制感染方面應該借鑒國外經驗外,中國嚴苛的COVID-19死亡標準也受到質疑。按照官方定義,「新冠病毒導致的肺炎、呼吸衰竭為首要死亡診斷,歸類為新冠病毒感染導致的死亡;因其他疾病、基礎病,比如心腦血管疾病、心梗等疾病導致的死亡,不歸類為新冠導致的死亡」。
德國華裔病毒學家、埃森大學醫學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陸蒙吉說,德國的死亡定義為「與新冠相關的死亡事件」,也就是染疫後死亡。因為研究表明,COVID-19會給人帶來不同層次的傷害,比如心血管損傷、心臟功能障礙、血液凝固問題、形成血栓、造成多系統炎症反應等,不一定就是肺炎或者呼吸衰竭死亡。
有公衛專家在報導中表示: 「是否直接死於新冠病毒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死於新冠大流行』,如果沒有新冠大爆發,這個人可能不會死。醫療系統真正要減少的,應該是這部分超額死亡,如果你不把它叫做新冠死亡,可以叫做次生災害。」目前中國的感染基數過大,即使病死率很低,也可能造成大量超額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