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ayden
Lucy Hone是位協助人們走出逆境的心理學家,當她的家鄉紐西蘭發生大地震時,她以自認為有效的方法幫助災民。但有一天當她自己成為受害者時,她才瞭解所學的方法對於悲傷者而言實在是杯水車薪。
於是她以自身為實驗對象,花了五年的時間,重新找到了讓人們走出傷痛的策略。而有三個方法,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
創新點:捫心自問:「這是在幫我,還是害我?」
本文三大重點:1. 將研究結果應用在日常生活。2. 缺乏實證的「專家建議」等於「紙上談兵」。3.強化心理韌性的三種方法。
面對人生低谷時,到底該如何是好?(圖片來源/Unsplash)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WHO)統計,全球感染新冠肺炎(COVID-19)人數累積已達3,100萬人,有超過97萬人喪生。疫情期間,許多人歷經失業,失親及失去朋友的傷痛,亟需外界伸出援手與陪伴。
專研「心理韌性」的科學家Lucy Hone表示,人的一生中多少都會經歷天災人禍等逆境。當心力交瘁時,如何走出傷痛,堅強迎向未來,成為決定往後生活品質的關鍵。(「心理韌性」又稱「復原力」,英文為Resilience,指心理面對壓力時能迅速恢復的能力。)
Lucy Hone 2003年在美國賓州大學取得「應用正向心理學」碩士學位,2010年開始研究「心理韌性」,與她的指導教授一起訓練自阿富汗返國的110萬名美軍,協助他們的心智能像身體一樣健康。
她覺得將學術研究結果應用在人們日常生活,是非常令人鼓舞的事情。結束訓練之後,Lucy Hone回到紐西蘭南島第一大城「基督城」的家鄉,開始她的博士研究。
2011年基督城發生芮氏規模6.3的強烈地震,Lucy Hone為了幫助災民走出震後期,於是暫停學業,與官方及民間組織合作,從事各種社區服務。
她將所學有關如何增強心理建設及復原的想法及作法,毫不保留的應用在災民身上,覺得這是她發揮所長的最好時機。但2014年週末假期的一場家人意外,讓她對過往所學的成效徹底改觀。
當時Lucy Hone與好友兩家人一起開車出遊,12歲的小女兒Abi坐在好友車上,被一輛違反交通規則的汽車撞上,車上3人全部喪生。Lucy Hone的角色頓時從一向輔導他人的專家,轉變為亟需專家輔導的受害者角色,但她一點也不喜歡這些「專家」給予的建議。
這些「專家」告訴Lucy Hone,她可能會與丈夫分居,甚至離婚,她可能會患有精神疾病。Lucy Hone覺得這些提醒根本是落井下石。他們給Lucy Hone的文件中,列出悲傷者會經歷的五個階段:生氣、談判、拒絕、沮喪,接受。輔導員告訴Lucy,未來五年她可能都會在悲傷中度過。
Lucy Hone不禁想:「難道我的餘生,都要在這樣的悲傷中度過?」她知道專家的建議是出於好意,但對她毫無幫助。她不需要別人提醒她情況有多糟,因為她覺得她已經夠慘了。此刻她只需要一項,就是「希望」,以及一段能讓她走過悲傷、痛苦,並能在盡頭看見希望的旅程。
Lucy Hone不甘於這樣的結果,決定以自身為實驗對象,找出真正能帶領悲傷者走出陰霾的有效方法。經過五年的研究,她終於建構了一套可行的策略,並取得奧克蘭理工大學(AUT)公共衛生博士學位 。其中有三項認知及方法,是她認為最簡單易學,也最重要的。
面對低潮,有三種方法。(圖片來源/Unsplash)
方法一:人生並不完美,有缺憾是正常
人們喜歡完美,也追求完美,因此社群網站上到處充斥著看似完美的照片與內容。但其實人生並不完美,快樂也不會是常態。當你遇到倒霉事時,是以何種心態面對?是忿忿不平,還是坦然接受?記住,「苦難」是人生的一部分,不管是大是小。
當Lucy Hone的小女兒發生車禍時,她不只一次吶喊:「為什麼是我 ?」但當她瞭解到每個人都有機會遇到壞事,受苦也是人生的一部分時,她便不覺得自己過得比別人苦,忿恨不平之情便會放下。心理韌性強的人知道,人生難免受苦,但要過得苦或樂,則完全看自己。
方法二:把心放在周遭好事上,不要被壞事吞噬
人類為了要生存,避免危險,會很自然將注意力放在潛在的威脅上。這是進化的結果,內建了我們負面的情緒。負面情緒有助於我們應付危機。以前的社會較單純,人的思緒尚不會被負面消息占滿。但現代社會每天都有負面資訊襲來,我們如果不調整心態,可憐的大腦便會被威脅整個占據。
有些威脅是我們可以改變的,有些則不行。心理韌性強的人會評估情況後,聚焦在可以改變的事情上,並坦然接受無法改變的部分。如此他們便不會被壓力壓垮,並能將注意力轉移到週遭的好事上。在心理學上,這稱之為「發現價值」(Benefit Finding)。
一開始憾事發生時,Lucy Hone被負面情緒壓得喘不過氣來,於是她對自己說:「你不必被這種感覺吞噬,你要活下去,你有許多活下去的理由。不要聚焦在你所失去的,連帶也失去你所擁有的。」
她試著往好處想,例如她的小女兒走得很快很突然,至少沒有長期生病、飽受煎熬;她還有兩個兒子活下來,她有責任給他們正常快樂的生活。她也感謝親友及社會給予她的支持及協助。
把注意力聚焦在生活中的好事,對我們的身心具有強大的影響力。2005年科學家Martin Seligman進行了一項實驗,要人們每天想三件周遭的好事,六個月過去後,這些人變得更加感恩,也更快樂。為了要留意生活中美好的事情,Lucy Hone在廚房掛了一張粉紅色的牌子,提醒家人每天都要感恩。
低潮時,可以試著將注意力放在好的事情上。(圖片來源/Unsplash)
方法三:捫心自問:「這是在幫我,還是害我?」
心理韌性強的人會自問:「我正在做的事情是在幫我,還是在害我?」透過整理思緒,找出對自己有益的行動。Lucy Hone一開始常會反覆自問:「我應該去審判現場看那位肇事駕駛嗎?這是在幫我,還是害我?」她後來選擇不去。
她也常在深夜拿出女兒的照片,看完後更加沮喪,於是自問「這是在幫我,還是害我?」然後決定把照片都收起來,讓自己好好睡一覺。
Lucy Hone寫過許多有關心理韌性的文章,這個「自問」的策略帶給讀者的迴響最大。許多人問了自己後原諒了家人,少喝了一些酒,或是在考試、升遷時協助釐清想法及行動,便能做出有利的決定。
人生的道路不會一直平順,有時難免會出現坑洞。當心裡有疙瘩時,要設法將它撫平,再繼續往前邁進。但如果眼前出現的是巨大鴻溝,沒有辦法填平時,要設法跨過去,否則你將無法走出陰霾,到達彼岸,看見新的世界。
Lucy Hone的三個方法並非魔法,無法讓悲傷消失,但能在你自我封閉,不自覺走向會受傷的岔路時,重新回到有益的道路,並能教你敞開心房,發現周圍的美好。
這些方法還能應用在求學、就業及親友相處等各種情境下。只要你認清生命的本質,留意旅程中的美好,並時時自問現在做的是否對你有益,相信便能在崎嶇的道路上,保持燦爛的笑容。
文章出處:創新拿鐵
本文獲授權刊登,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更多太報報導
一失足成千古恨?台灣名校生「害怕失敗」成常態,教授分析1招「轉念」
憂鬱≠憂鬱症,躁症≠暴躁!解開你對憂鬱症患者的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