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銀行今(5月5日)公布4月外匯存底金額共5,450.61億美元,與上個月相比減少37.09億美元,不僅連續兩個月下滑,也創下7個月新低,主要與美元走強、台幣續貶,以及外資賣超台股、匯出熱錢所致。
央行外匯局局長蔡烱民表示,4月外匯存底較3月減少的變動因素有三個,一是投資運用收益;二是主要貨幣對美元貶值幅度較大;三是3到4月受到美國貨幣政策影響科技類股的跌幅,使得台股也走弱,而外資賣超後直接匯出,合計外資本金及股利盈餘共匯出80億美元,央行進場賣匯阻貶,讓外匯存底減少。
蔡烱民也提到,與3、4月供需失衡的狀況相比,5月的股匯市相對穩定,目前外資仍有進出,而外資移動主要是看景氣與貨幣政策,利差不是外資移動的主要考量。
由於美國聯準會(Fed)宣布升息2碼,被問及對台灣及亞洲國家的影響,蔡烱民認為,Fed並未如外界預期一次升息3碼,顯示「沒有大家預期的那麼鷹」,也緩和市場對美國貨幣政策緊縮的憂慮,美股和台股都呈現反彈,有助於減緩新台幣貶值的壓力。
蔡炯民指出,Fed宣布升息2碼,市場預期利率今年底會上升至2.5%,未來可能還有5到6碼的升息空間。至於美國連續升息是否改善通膨的情況,他說,以月增率來看,有緩和趨勢,若供應鏈與中國疫情封城等問題能解決,或許美國的通膨8%已是高點。
不過,與美國相比,台灣的通膨相對穩定,目前為3.27%,油價對通膨的影響比較大,總裁楊金龍曾在立法院答詢時說道,若油價從每桶83美元漲至110美元,會使通膨率增加0.5%至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