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以AI取代人?別鬧了 「以人為本」讓各產業導入AI才是最實際做法

    2021-11-29 18:00 / 作者 戴嘉芬

    工研院今日(11/29)舉辦AI人工智慧產業論壇,邀集各界意見領袖包括工研院總營運長余孝先、Appier及iKala科技董事簡立峰、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等,討論台灣產業將如何善用AI人工智慧技術,發展節電的邊緣運算晶片,以及發掘下階段新興應用,鼓勵年輕世代投入相關產業,並在國際上持續保有競爭力。




    圖片
    工研院舉辦AI人工智慧產業論壇,邀請產學界專家齊聚分享,期望吸引更多年輕世代投入相關領域開發。(圖片來源/工研院提供)




    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預估,2030年AI人工智慧產值將高達13兆美元,每年能為全球GDP成長率貢獻1.2%,其中AI結合大數據、邊緣運算晶片、智慧醫療和無人載具等更是明星領域。



    工研院總營運長余孝先表示,人工智慧這個名詞,在1956年首次出現在人類歷史上,距今已超過60年,這期間曾經歷幾波跌宕起伏;而台灣從2016年看到契機,開始大規模投入AI,如今正好可檢視五年來推動的狀況。



    余孝先表示,工研院推動AI人工智慧的三大重點,即「產業AI化」、「AI平民化」、「政府AI化」。首先,台灣產業最好的切入點是讓可以用得上AI的各種產業都導入AI,藉此提升核心競爭力,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製造業的自動光學檢測,或是電商利用AI做商品推薦,讓顧客能更快找到自己想買的商品等。而「AI平民化」就是讓中小企業甚至一般民眾也能享受到AI的好處,因此需要有人才和技術團隊,以服務台灣中小企業為出發點。第三個重點就是「政府AI化」,亦即政府也能透過AI提升競爭力。



    工研院人工智慧應用策略辦公室主任蘇孟宗則表示,該辦公室每季都在探討台灣未來在AI應用的領域,比方說「以AI取代人」的重要議題,目前全球研究方向鎖定在無人工廠或無人商店,這些應用皆大同小異。但若改成「以人為本」,讓AI去協助人,因為人類本就存在著不同的文化背景,也許台灣無法主導全球市場,但跟台灣文化相近如東南亞市場,就可能會產生相近的AI應用範疇,這些都是台灣未來發展的方向。



    Appier及iKala科技董事簡立峰則強調,「AI並非單一科技,而是全方位的科技。」過去一年是全世界AI產業最重要的一年,而且是一個獨角獸遍地開花的時代,史上第一次出現多達30隻獨角獸(指未上市,且估值高過10億美元的新創公司),這裡面又以AI企業佔了多數。



    簡立峰進一步指出,台灣產業從今年年中開始,展現出極強的競爭力,像是半導體龍頭台積電被選入全球十大AI公司,在全球未來AI硬體基礎建設扮演極關鍵角色。下一階段如何跟國際資本接軌,是未來的新創公司需要努力之課題,他們必須更聚焦在自身優勢,把強項發揮出來。



    簡立峰提到自己上個月參與的半導體論壇,在COVID-19疫情兩年期間,台灣製造業在全球的信賴感正逐漸提升,過去大家認為台灣企業數位轉型的速度太慢,但在企業領頭羊帶領之下,數位轉型腳步已有加快。比方說台積電使用遠距方式裝設極紫外光(EUV)設備,這是MR(混合實境)應用的重大突破。還有日月光的關燈工廠、聯發科推動IC設計全面自動化,都是利用AI快速做數位轉型的實例。



    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表示,此實驗室從2017年成立之後,與工研院持續合作,從最早的無人機自駕,以及後來智慧醫療及相關產業醫材研究,都是應用實例。展望未來將出現兩個「零」,也就是「零接觸」和「零碳排」,人工智慧實驗室在疫情之後,將藉由AI技術協助產業轉型,把疫情視為轉機,並快速復甦到疫前樣貌。




    戴嘉芬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