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見證產業80載蛻變!從美中貿易戰到AI狂潮 機械公會新書肩負指引未來重任

    2025-11-04 15:12 / 作者 徐筱嵐
    台灣機械公會80週年史新書發表,理事長莊大立與編輯委員們合影。徐筱嵐攝
    自美中貿易戰、新冠疫情、地緣政治衝擊,到今日的美國對等關稅、匯率陡升及供應鏈重組等複合式挑戰,以出口為導向的機械業景氣預測變數大增。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在今年創會80週年之際,特別編纂《機械工業八十年史》,理事長莊大立指出,這本專書不僅詳細記錄國內機械產業80年的發展歷程,更肩負著為所有從業人員指引未來方向的重大任務,標誌著公會「榮耀80、智慧升級、AI領航、邁向綠色永續」的決心。

    機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致詞時說,深刻感受產業所面臨的重要轉捩點,面對國際局勢變化劇烈,一波接一波地不斷衝擊產業循環,尤其對出口導向的機械業,眼下更要面對美國對等關稅所造成的出口成本上升、供應鏈結構改變、匯率急速陡升、接單條件驟變等挑戰,景氣預測增加太多變數。

    美國與中國作為我國機械出口前兩大市場,局勢變動直接影響接單情況,根據機械公會統計,今年前9個月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小幅增長4.3%、出口金額52.9億美元;對美國出口增加13.0%、金額為61.1億美元,但因美國暫緩對等關稅實施90天影響,企業提早出貨因應,導致8、9月對美出口成長幅度明顯下滑,工具機出口對美甚至出現連續數月的大幅下滑。

    莊大立也提到,近來「川習會」落幕,雙邊劍拔弩張的氣氛漸漸緩和,中東戰事有望終結,地緣政治緊張情勢逐漸平穩,觀察機械產業出口已數月成長,相信將會慢慢緩步回升,希望達成年初預估成長5%的目標,但強烈期盼台美關稅談判結果早日出爐,後續接單能較為穩定,讓機械產業喘一口氣,繼續向前邁進。

    機械公會八十年史編輯委員會由機械公會名譽理事長柯拔希擔任主任委員,他表示,公會自創立四十年起,便自掏腰包編纂機械工業年史專書,至今已成慣例,《機械工業八十年史》的編輯工作,不僅是慶祝活動的一環,除了詳細記錄台灣機械產業發展的歷史之外,更肩負著找出機械發展方向與推廣機械的任務。

    柯拔希強調,近十年來,機械業已進化發展為涵蓋智慧機械、智慧製造及AI的高科技產業,電子設備、檢量測設備及機器人在國內迅速發展,加上資通訊及機械雙優勢,相信產業在智慧機械及智慧製造不會遜色。

    柯拔希提及,本次特別邀請30個專業委員會的會長親自撰文,從各自的次產業角度回顧發展、分析現況並提出未來趨勢,同時,邀請工研院、中經院、台經院等學術研究單位,從經濟與世界發展趨勢闡述台灣機械產業的國際經貿情勢與因應之道,其中一個重要主軸便是AI應用,希望藉由十年一次的機會,詳細檢視產業發展的成果與歷程,找出繼續開創未來的方向。
    徐筱嵐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