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德梁行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所長楊長達。徐筱嵐攝
戴德梁今(10/2)日發布今年第3季商用不動產市場統計,本季交易金額達345億元,前三季累計近1110億元,顯示在不確定環境下市場仍維持一定動能。值得注意的是,建商在土地市場的操作也出現新樣貌,面對限貸令導致融資受阻,建商不再單打獨鬥,轉向同業合作、讓出產權或股權,或是合資共擔風險、共享利潤,展現市場在緊縮資金下的避險策略。
戴德梁今日舉行第3季房地產市場回顧及第4季趨勢預測,由董事總經理顏炳立與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所長楊長達共同主持。
戴德梁行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所長楊長達表示,第3季商用不動產交易金額達345億元,前三季累計近1,110億元,顯示市場在不確定環境下仍維持一定動能。而本季最大宗交易為日月光半導體製造以65億元向穩懋半導體購入高雄南部科學園區廠房,用於擴充先進封裝產能;其次為富邦人壽以28億元購入台北市大同區星聚點KTV旗艦館,並採售後回租方式由原營運團隊續營;接著是台灣產物保險以20億元向森羅投資購入承德路全棟辦公大樓。
楊長達分析,AI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持續增強,帶動供應鏈廠商加速擴產與資本支出,工業不動產獲得穩定支撐;反觀,部分傳統產業受全球產能過剩與貿易壁壘影響,資產調整壓力增加,成為市場釋出來源之一,進一步觀察結構,投資需求逐漸由計算租金報酬率轉向自用型需求,自用買方占比已超過8成。
根據戴德梁行統計,2025年第三季土地交易總額約363億元,相較近十年平均季交易量500億元而言,市場溫度依舊冷清。戴德梁行提供
根據戴德梁行統計,第3季的土地交易總額約363億元,相較近十年平均季交易量500億元而言,市場溫度依舊冷清,行政院自今年9月起,拍板將新青安房貸排除於不動產放款集中度計算,但限貸措施仍未鬆綁,「房貸荒」驅使建商的土地投資策略轉向同業合資。
楊長達補充,在目前金融政策下,建商因土建融碰壁、房屋銷售停滯,購地動作明顯趨緩,轉而採取同業合作的策略,包括讓出產權或股權,不用承擔太高的風險,且能共享利潤,開創另類同業合作模式不失為現階段之避險策略,換句話說,建商並未離開土地市場,靜觀央行何時放寬限貸令。
楊長達指出,在第3季前十大土地交易中,包括博元建設在台中七期的合建轉購地、鉅陞建設取得「晶悅國際飯店都更案」過半土地所有權、以及富升建設取得台北市懷生段都更部分股權等3宗交易,皆屬於建商同業間的利潤分享與風險分攤的取暖式投資。
在第3季前十大土地交易中,包括博元建設在台中七期的合建轉購地、鉅陞建設取得「晶悅國際飯店都更案」過半土地所有權、富升建設取得台北市懷生段都更部分股權等3宗交易,皆屬於建商的利潤分享與風險分攤方式。戴德梁行提供
另外,戴德梁行也發布第3季台北市主要商圈調查,受惠於大巨蛋,忠孝商圈空置率回落至8.94%,再度回到個位數水準,後續是否能持續下降仍待觀察;而西門商圈有觀光人潮支撐,租賃需求活絡,店面去化速度快,但部分路段正逢品牌換手,空置率小幅上升至5.26%;反觀中山南京商圈則維持穩健,空置率微降至4.03%。
供給面方面,信義區DREAM PLAZA於7月正式開幕,帶來新話題與人潮,同時,國際品牌積極卡位高能見度街邊據點,例如Abercrombie & Fitch在忠孝商圈開出台北旗艦店。楊長達也說,零售品牌透過旗艦店、快閃店等多元型態佈局,不僅能測試市場反應,也能加強與消費者的互動,並與進駐百貨商場形成互補的行銷與通路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