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4 20:15
中國房市泡沫破滅至今,仍在持續拖累中國經濟,然而留下的餘屋數量極度驚人,至少要消化好幾年才有可能開始恢復正常。彭博新聞報導,在先前「試點」進行失敗後,北京當局現在準備全面動員國有中央企業,收購爛尾餘屋,加快收拾這個爛攤子。
2025-08-14 14:45
代表北台灣新建案市場概況的「住展風向球」,7月燈號持續衰退的黃藍燈,分數是38.2分,為今年的第5顆黃藍燈,為新冠疫情後的最窘狀態。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暨發言人陳炳辰表示,正式進入下半年,家庭出遊的暑假階段、颱風帶來的不穩定氣侯、民俗月,以及對等關稅政策陸續登場,利空接力讓建商保守以對。
2025-08-14 08:00
聖約翰科大校友出資上億拯救母校,原是教育界佳話,如今卻傳出教師資遣糾紛,而正是未來私校趨勢的縮影;隨著大一新生至2028年預估跌至16.4萬谷底,距今僅剩約3年時間,專家分析,如今有越來越多瀕危私校向企業金主求援,資金挹注雖可解燃眉之急,但當企業經營思維進入校園,恐也將衍生更多勞資糾紛,對此兩大工會分別呼籲,一者是加強對私校經營的規範,另一者則是強化教師面臨資遣時的保障。
2025-08-13 16:04
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2024年第4季全台待售新成屋住宅數量高達11萬1085宅,首度突破11萬宅大關,創下有統計以來的歷史新高。觀察六都各行政區的待售新成屋數量,桃園市龜山區以4737宅居冠,依序為台中市北屯區4446宅、桃園市中壢區3930宅、新北市板橋區3526宅、桃園市桃園區3370宅。專家指出,餘屋較多的區域多為重劃區且推案量大區域,隨著房市有感降溫,這些地區的新成屋賣壓相應加重,未來房市走勢需密切關注。
2025-08-12 15:01
位在高雄苓雅區成功一路與四維四路口的邱外科,今年4月停業,根據內政部實價登錄,其建物及土地已以3.4億元賣出,換算每坪地價192.7萬元,創下該區域最高紀錄。
2025-08-12 14:04
最大交屋潮來襲,全台購屋貸款排隊情況恐加劇。房仲業者彙整內政部資料,統計2025年上半年核發住宅使用執照狀況,住宅使照核發量近7萬宅,創下2006年有統計以來同期歷史新高。專家分析,上半年使照量大增,與疫情期間全台推案量大幅增加有關,而此波交屋潮強碰限貸風波,購屋者需留意財務狀況以免違約。
2025-08-11 10:33
新青安政策在2023年8月正式上路後,成為不少預售屋的行銷手段,吸引不少首購族、年輕族群先後進場,然而,近日一名5寶媽因銀行所給的貸款成數不足,恐面臨解約問題,引發熱議。專家表示,購買預售屋如同買基金、股票一樣,都存在風險,處理預售屋貸款有方法,相對要承擔較高的利率,購屋終究是一筆花費很大的金額,但切勿「掐得剛剛好」,不留給自己餘裕的空間,不只是房產,面對人生都不該如此。
2025-08-10 07:35
新青安房貸上路滿兩週年,這項原本用來助攻年輕人輕鬆購屋的優惠貸款,曾讓房市一度陷入瘋狂,未料,在銀行滿水位的壓力下,讓不少首購族陷入貸不到款、資金卡死的窘境…
2025-08-08 10:29
離譜!彰化市民族一街工地施工六輛大車將各路口全部堵死,害一名出門就醫的居民阿伯無法通過,家屬商量工地交管人員,對方不肯讓,稱有向市公所申請路權,阿伯家屬無奈改騎機車載人就醫。彰化警分局獲報到場,發現六輛大車併排等超扯行徑,根本沒有預留民眾通行車道,一口氣舉發6件開出罰單並責令改善。
2025-08-06 20:19
名嘴李正皓在2023年間於政論節目及臉書上爆料,新竹市長高虹安(停職中)和建商有對價關係,因而違法介入寡婦樓、昇益等都更案及重啟水源重劃案,新竹市府和高虹安提告求償100萬,一審判李正皓免賠。高虹安放棄上訴,新竹市府續拚二審求償50萬,高院認為李正皓是對公益之事做適當評論,今駁回上訴,李正皓維持免賠。仍可上訴。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