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畢業季影響,主計總處公布7月失業率為3.40%,創下近9個月新高。資料照
主計總處今(8/22)日公布7月失業率為3.40%,較6月增0.04個百分點,創下近9個月以來新高,為近25年同期最低。官員指出,失業率上升主要受到暑假應屆畢業生與工讀生投入職場影響,屬於季節性因素,整體就業市場仍屬穩定,而關稅帶來的衝擊目前尚未在7月顯現。
主計總處統計,7月失業率為3.40%,月增0.04個百分點,創下近9個月來的新高;經季調後的失業率為3.33%,月降0.01個百分點。而1至7月的失業率平均為3.34%,較去年同期下降0.03個百分點。
統計顯示,7月就業人數為1163.8萬人、月增2.1萬人或 0.18%,其中服務業部門增2.3萬人或0.33%,工業部門持平,農業部門則減2000人或0.43%。至於7月失業人數為40.9萬人、月增5000人或增1.39%,其中初次尋職失業者增加4000人。
依照年齡觀察,20至24歲族群失業率達11.91%、最高,15至19歲的失業率達9.89%。國勢普查處副處長譚文玲說明,暑期因應屆畢業生及工讀生投入職場,帶動初次尋職失業人數增加,韋失業率季節性上升的主因,預期8月受季節性因素影響,仍持續上升。
至於對等關稅效應是否出現?譚文玲表示,觀察勞動部的減班休息統計,7月底實施人數來到3441人,相較6月略有增加,但幅度不大,況且減班休息不等同無薪假,資方仍需支付最低工資,若關稅帶來影響,會先反應在工時,不會立即反應在失業,關稅效應還要視後續情況,美國總統川普預計下週公布半導體關稅,將是觀察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