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轉職潮來襲!此刻想轉職的人通常會面臨要先提離職,還是領到年終再離職的難題。資料照
時序逼近年底,眼看著又一波年終轉職潮即將到來。這兩年,台灣面臨百年大缺工潮,人力銀行職缺數屢破新高達104萬!很多人開始思量忖度,拿完年終,如果有機會,是否搭上這波企業搶人潮,換個條件更好的新工作?
根據104人力銀行站上最新數據統計,2023年11月工作機會104.2萬個,已連續9個月破百萬大關,又以住宿餐飲(工作機會21.5萬個)、批發零售(16.8萬個)、資訊軟體半導體業(15.5萬個)位居前三名。因逼近歲末年終民生消費旺季,前兩大產業徵才力道不減。而資訊軟體半導體業雖尚未完全擺脫景氣不佳的陰霾,但布局未來 AI 等新科技應用,工作機會數仍處於相對高檔。
為何要轉職?為何需要轉換工作?104人力銀行行銷長張寶玲表示,大家換工作的前三大原因不外乎薪水太低、不喜歡主管領導風格、公司制度不佳等。另外,還有同事間人際問題、公司福利不好、無晉升機會、工作與家庭生活無法取得平衡都是原因之一;其中「公司制度不佳」更成為服務業普遍轉換工作的主因。
換工作的原因如此多,「有意轉職者必須思考,目前任職公司令自己最不開心的推力是否可克服。」104人才開發部資深經理林書伃說道,有些事情確實無法容忍,
例如與主管之前的摩擦日增,每天上班前都要深呼吸,已形成無解的惡性循環,像這種情況就需評估是否該離開了。「其次,應從自己的職務發展和產業鏈發展進行雙重考量。」林書伃舉例,
假若目前工作再做個三五年,工作內容和薪資仍舊不變,也就代表職務的含金量不高,這時就應該考量在技術面、學習面有更多機會的工作來轉換。至於轉換工作初步關心的重點,和傳統思維「錢多、事少、離家近」十分貼近,而近兩年通膨問題惡化,求職者對於薪資條件能否符合期待更為重視,而「工作與個人生活能否有好的平衡」也是考量重點之一。
先提離職還是等領到年終再說?多數轉職者在此時也會面臨到一大難題,到底要先領到年終再提離職?還是直接提離職,不管年終獎金了!對此,104人力銀行建議,首先要先評估自己的年終獎金有多少,倘若發的多,就必須從新東家年薪來看,是否有超過10%(轉職成本)。若年終獎金發的少意謂影響不大,可直接提離職。所謂轉職成本包括交通花費、健檢費用等等。當然,多數人可能無法預估自己年終獎金會領到多少?104最新數據也顯示,台灣各產業今年平均年終獎金為1.08個月,其中,金融業預期平均發放1.83個月,半導體業1.38個月,營建業1.23個月。住宿與餐飲業較少僅0.59個月,醫療服務業則是0.97個月。想轉職的人可依此衡量。
轉職者該如何談薪?在市場資訊不對等的情況下,轉職者該怎麼談薪?薪水若開太高,怕有行無市;若填得太保守,又怕吃虧。到底要怎麼做才能愈轉愈好!
林書伃指出,根據過往資料,在年初轉職潮時,被挖角的轉職者年薪約增加10%;這兩年由於大缺工,好人才難尋,預計轉職年薪增幅達10~15%。如果所在的領域是熱門產業如半導體、科技業、資訊業,薪資漲幅更有機會達到20~30%。「如果不到這數字,建議跟新東家好好聊聊。」
不過,她也提醒,求職者對於薪資的想像,不能只以產業一概而論,還要看你在產業鏈中的哪一個位置。例如半導體上中下游的人求需求、薪資水準都有落差,不一定人人都能拿到兩三成的轉職加薪。
熱門產業如半導體、科技業、資訊業,薪資漲幅更有機會達到20~30%。圖為徵才博覽會畫面。廖瑞祥攝
此外,有些人可能是被同業挖角,挖角的企業看上轉職者擁有的資源和人脈,甚至會暗示轉職者必須把目前公司的客戶一併挖走。對此,林書伃認為,一家企業以這樣的理由挖角一個人,那就很可能當轉職者帶走的資源都被用完後,便沒有利用價值,會把人一腳踢開。
因此,她提醒大家離職時,千萬不要帶走前公司的資產,這有可能違反競業禁止的相關法律規定。轉職者也必須思考,挖角的企業到底更看重自己的專業,抑或只是在前東家擁有的資源。
轉職者應減少變動因子!對於轉換公司或跑道,很多人也會擔心對新職務適應不良,最後連試用期無法通過,只能灰頭土臉地再找新工作。林書伃強調,包括上班距離、產業別、職務/工作內容、公司文化等,這些都是變動因子。不同類型的公司,包括上市櫃大企業、外商公司、中小企業等,內部做事方法、制度都不相同,在工作上會帶來不同衝擊。
因此,對轉職者來說,一下子要承受太多的變動,可能無法負荷,「建議一次最多變一兩項就好。」也要「避免產業變,工作內容也變」,例如人資改當業務,又橫跨產業。變動因子一旦減少,就能大幅提升轉職成功率了。